尝试向唐国求购装备。
“唐国那边的态度很明确,直接拒绝了,没有任何商量空间。”
扶苏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开口。
“他们不卖装备给我们,一是不信任,二是我们开出的条件没打动他们。”
“据我了解,唐国虽然强盛,但战马匮乏,连乙等战马都稀少。
因此面对突厥骑兵,屡战屡败。”
“如果我们愿意结盟,并以战马为交换条件,他们怎会拒绝出售武器装备?”
扶苏眼神明亮,语气笃定。
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道理!
我们为何没想到用战马换装备?”
“听说唐国骑兵确实弱,被突厥压着打,如果我们提供战马,他们岂会不乐意?”
“各取所需,不是很好吗?”
“我们大秦战马资源充足,正好可以利用。”
“扶苏公子果然心思缜密,此计高明!”
……
群臣纷纷点头,认同扶苏的提议,满是赞许之声。
高座上的嬴政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但随即摇头。
想法虽好,终究太稚嫩。
唐国缺马,这个弱点朝中早就有人想到,只是没人愿意提。
提供战马给唐国,等于增强他们的战力,将来若两国开战,谁还能制衡他们?谁敢承担这个后果?
因为有这样的顾虑,所以这个提议没人敢上奏。
扶苏一开口,众人虽表现得恍然大悟,其实心里都清楚。
嬴政更是一眼就看穿。
他扫了一眼那些兴奋的大臣,准备给扶苏几句鼓励的话。
毕竟这是扶苏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主张,理应支持。
可就在此时,卫鞅冷冷地开口:
“公子此计,太过天真,绝不可行。”
“唐国缺马,一旦获得战马,短板便补齐。
届时国力更盛,无人可敌。”
“将来若与我大秦为敌,又有谁能抵挡得住?”
一语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这道理众人都懂,但只有卫鞅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
嬴政心中微怒。
你明白就好,何必当众戳破?扶苏难得言,你就不能留点情面?
但卫鞅性情刚直,素来如此,嬴政也只能无奈接受。
扶苏被当众反驳,神色却平静,甚至露出一丝微笑。
“看来商君对邦交之道了解不深。”
他语气从容,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我之所以提出与唐国结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此举有两个关键好处。”
“其一——”
扶苏开口,指尖轻扬,语气平静如水。
“结盟唐国,可换取信任,不至于彼此毫无牵连。”
“其二,一旦结盟,便可换取数年乃至更久的安稳。”
“只凭这两点,这次交换便值得一试。”
话音未落,卫鞅面露疑色。
“公子仍未回应先前之问,若将来两国交战,当如何应对?”
“短暂的安宁,并不意味着长久太平。”
众臣目光纷纷落在扶苏身上。
若无应对之策,与唐国的合作便难以成立。
“商君仍未看清关键。”
扶苏神色从容,直视卫鞅道:“所谓结盟,讲究的是双方受益。
唐国得我战马,我得其军备。”
“要练强骑,非一朝一夕之事,至少需五六年。”
“但我秦国若得马鞍、马镫与甲胄军械,战力即可大增。”
“与此同时,还可细研其装备,掌握其冶铁之术。”
“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