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来自被封印世界的意念,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远航者”
号舰桥内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成功了!
他们真的与“花园”
文明的幸存者建立了联系!
“保持连接稳定!
信息流降到最低,避免被‘牧者’封印察觉!”
苏文瑾立刻下令,所有技术手段都用于维持那根比丝还要纤细脆弱的信息通道。
陆凡集中精神,将意念通过那微小的缝隙传递过去,尽可能平和、清晰:“我们是来自遥远星系的旅人,地球文明。
我们收到了你们曾经的求救信号,前来探查。
请告知你们的情况,以及……我们该如何帮助你们?”
短暂的沉默,仿佛那道残存的意识在努力理解这来自“外界”
的信息。
随后,那道疲惫的意念再次传来,带着一种仿佛沉睡了亿万年的滞涩感:
“地球……新的……园丁吗?……不,你们的气息……不同……更加……混沌……却也……温暖……”
“我是艾瑟琳……‘万歌之林’最后的……记录者与守望者……”
通过断断续续的意念交流,一幅关于“花园”
文明——他们自称为“万歌之林”
——及其悲惨命运的画卷,在陆凡等人的意识中缓缓展开。
“万歌之林”
是一个奇特的文明,他们并非依靠科技或灵能展,而是以其独特的、能与植物乃至星球生命韵律共鸣的“共生咏叹”
而繁荣。
他们的城市建在巨大的、会唱歌的树木之上,河流随着自然的旋律流淌,每一个个体都是宏大生命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
他们热爱生命,追求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振,坚信“存在即是一独特的歌”
。
然而,这份独特的“歌谣”
,在追求“静态永恒”
的“牧者”
眼中,却成了刺耳的“噪音”
,是需要被“修剪”
的、不符合绝对秩序的“杂枝”
。
“牧者”
的到来并非狂暴的入侵,而是一种更加冰冷、更加彻底的“格式化”
。
他们释放了一种被称为“静默之息”
的场域,所过之处,生命的歌谣被强行终止。
奔腾的河流凝固成无声的水晶,歌唱的树木化为永恒静止的雕塑,生灵的意识被剥离了情感与变化的可能性,冻结在某个永恒的瞬间,如同被制作成标本的蝴蝶。
“他们……不是在毁灭,”
艾瑟琳的意念充满了悲伤,“他们是在‘收集’,是在将动态的、充满可能性的‘歌’,压缩、固化成一个……完美的、永不变化的‘音符’。
我们的世界,我们文明亿万年的演化与辉煌,最终只是被他们视作一个……值得放入陈列柜的、‘和谐’的样本。”
这就是“修剪”
!
将文明的动态过程剥夺,只留下一个符合其“静态美学”
的空壳!
“那求救信号……”
陆凡问道。
“是我……在‘静默之息’完全笼罩母星前,倾尽所有‘歌者’之力,将最后一丝不甘与对外界的期盼,化作信号……送出去的……”
艾瑟琳的意念带着一丝决绝,“我们宁愿在抗争中化为宇宙的尘埃,也不愿成为永恒寂静的……陈列品!”
“你们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苏文瑾忍不住问道。
按照艾瑟琳的描述,整个文明都应该被“静默”
了。
“我……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