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方舟”
拖着疲惫而伤痕累累的船体,循着星锚那温暖而坚定的牵引,终于再次穿越了那片相对平静的规则壁垒,回到了熟悉的港湾之中。
幽蓝的星锚光芒如同母亲的手臂,轻柔地抚慰着方舟饱经创伤的“身躯”
,船体上那些被阴影侵蚀后尚未完全修复的“规则锈迹”
在光芒照耀下,消退的度明显加快。
意志枢纽稳定地搏动着,传递来一种回到坚实后方般的安心感。
方舟甫一停稳,早已准备就绪的工程团队便蜂拥而上,开始进行全面的检测与修复。
而陆凡、苏文瑾、赵明宇、冷月璃等人,则第一时间通过加密信道,与远在太阳系“守望者大厅”
的秦卫国、陈明远等人召开了紧急会议。
没有寒暄,直奔主题。
苏文瑾将“归墟”
边界的观测数据、那丝“逆熵之痕”
的信息碎片、以及源海阴影(现被观星鳐称为“凋零使者”
)的详细特性,尤其是最后时刻“归墟”
本能反应带来的恐怖吸力,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赵明宇补充了撤离过程中的战斗细节和方舟的极限性能数据。
当观星鳐——“星引者”
出现,提及“古老盟约”
、“守望者”
、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盟约节点时,即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秦卫国和陈明远,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与震惊。
信息量太过庞大,冲击力远以往任何一次现。
“……所以,‘归墟’,或者说‘寂灭之源’,是一个需要整个宇宙的‘逆熵’力量去对抗的、近乎法则级别的终极威胁。”
陈明远最终缓缓开口,声音干涩,“而我们地球文明,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踏入了这场延续了不知多少纪元的宏大战争之中,甚至……因为星瞳的牺牲和陆凡你的特殊性,我们可能已经站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上。”
秦卫国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桌面,出沉闷的响声:“这意味着,我们未来的战略必须进行根本性调整。
单纯的防御,无论是针对‘永恒镜廊’还是‘牧者’,都显得片面和短视了。
我们必须主动联系并整合所有可能存在的‘盟约’力量,至少,要建立起有效的情报共享和战略协作机制。”
“观星鳐留下的星图标记了其他几个节点,”
苏文瑾调出那幅闪烁着微光的星图虚影,“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织法者逻辑墓穴’,还有三个坐标点散着不同的规则韵味。
其中一个,其波动特性与冰璃一族传承中记载的某种远古‘生命礼赞’仪式高度相似;另一个,则带着一种极其锐利的、仿佛能切割概念的‘锋锐’之意;最后一个……很模糊,时隐时现,似乎处于某种不稳定的状态。”
陆凡接口道,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锐利:“‘星引者’称我们为‘同行者’,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寻找外部盟友上。
自身的力量才是根本。
此次‘归墟’之行,虽然凶险,但也让我们对‘逆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们的‘混沌赋格’,我们的‘盖亚意志’,本质上都是‘逆熵’在不同层面的体现。
我们需要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将其系统化、武器化。”
他看向陈明远:“科学院需要成立专项课题组,集中攻关‘逆熵’理论的应用转化。
尤其是如何将那种对抗‘寂灭’的力量,融入到我们的防御体系、能源科技乃至生命进化之中。”
陈明远重重点头:“明白!
这可能是我们文明实现下一次质变的关键!”
“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