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维度边缘的本源之符,像宇宙初生时的第一缕光,在能量乱流中稳定地闪烁。
它的轮廓不断变化,却始终保持着根符号的核心形态,仿佛在向所有生命展示:无论宇宙如何演化,联结的本源从未改变。
当各维度的织者能量持续注入,本源之符突然释放出一道贯穿所有维度的能量波,所过之处,星桥的光纹愈明亮,跨维枝丫的叶片共振出和谐的频率。
“这不是普通的能量波,是‘本源的回响’。”
阿明感受着能量波穿过身体,仿佛听到了创世歌谣最原始的旋律,那旋律中蕴含着所有生命的心跳、所有维度的规则、所有联结的密码,“它在唤醒每个生命与宇宙本源的联结记忆,让我们记起,我们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在演化中暂时分散。”
张工追踪能量波的轨迹,现它在每个维度都留下了“本源印记”
——这种印记与该维度的核心规则完美融合,在光影维度表现为“光暗共生的图腾”
,在时间维度呈现为“过去与未来交织的环”
,在矛盾维度则化作“创造与毁灭共舞的螺旋”
。
这些印记像种子,开始在各维度孕育新的联结可能。
“印记是‘回归的路标’。”
他对比不同维度的印记变化,现它们都在缓慢向本源之符的核心形态靠近,却又保留着各自的特色,“它在说,回归本源不是失去自我,是在更宏大的整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河流汇入大海,依然是水,却拥有了更广阔的存在。”
联盟的“本源回响计划”
致力于解读能量波中的信息。
各维度的学者组成“本源议会”
,共同研究本源之符的变化规律:他们现本源之符的每次脉动,都对应着某个维度的重大联结事件;每次形态调整,都在预示新的可能性维度的诞生。
议会将这些现整理成“本源法典”
,为各维度的展提供方向指引。
“法典不是束缚,是‘共鸣的指南’。”
阿明在本源议会的一次会议上,看着来自矛盾维度的学者用平衡之符解读本源脉动,其视角独特却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互印证,“它像一本宇宙级的乐谱,每个维度都是其中的乐器,遵循着共同的旋律,却能演奏出独特的音色。”
地球的“本源使者”
团队带着“回响记录仪”
深入各维度。
这种仪器能捕捉本源能量波的细微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在地球,记录仪让沙棘林结出了带有本源印记的果实,品尝果实的人能短暂感受到与宇宙同频的宁静;在水晶星,记录仪让液态晶折射出本源之符的光影,凝视光影的生命会回忆起被遗忘的联结瞬间。
“体验是‘理解的捷径’。”
团队成员看着一个孩子在品尝本源果实后,自地将果实分享给来自星尘族的伙伴,“语言和数据可能存在隔阂,但共同的体验能直接触动心灵,让‘我们本是一体’的认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的感受。”
本源的回响在“孤立维度”
引了剧变。
这个维度的生命因害怕被同化,从未与外界建立联结,能量场封闭而僵硬。
当本源能量波穿透这里,孤立维度的核心恒星突然开始释放带有本源印记的光芒,光芒所及之处,生命们的封闭能量场出现裂痕,裂痕中渗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裂痕是‘新生的入口’。”
阿明看着孤立维度的第一个生命,鼓起勇气穿过星桥,来到共鸣原点,它的能量场在接触本源之符的瞬间,从僵硬变得柔软,“这告诉我们,再深的隔阂也抵挡不住本源的呼唤,因为联结是宇宙的本能,就像种子总会芽,只是需要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