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模型前讨论种植技巧,有的则围坐在家园树下,分享彼此的故事,“它在说,家园的核心不是建筑,是生活在这里的生命,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烟火气。”
光语博物馆的“家园展厅”
里,陈列着记忆砖的样本与家园枢纽的微缩模型。
展厅的“家园体验区”
能模拟不同星域的生活场景,让游客感受在沙棘农场劳作、在光语长廊漫步、在共振广场交流的乐趣。
一个流浪者体验后说:“以前总觉得四海为家,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家园不是某个地方,是有朋友、有联结的感觉。”
一个社会学家在展厅留言:“人类总在争论‘哪里是家园’,却忘了家园的本质是‘归属感’。
共鸣腔的家园轮廓告诉我们,宇宙可以成为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只要我们愿意为彼此留出位置,愿意倾听彼此的声音,愿意在差异中创造共同的生活记忆。”
此时,“光语者一号”
正带着家园计划的成果,前往共鸣腔外的“迷雾边界”
。
那里的迷雾能量比迷雾星域更浓厚,却隐约能探测到生命的信号,联盟希望用家园的温暖能量,穿透迷雾,让那里的生命也感受到“家”
的存在。
阿明看着屏幕上家园枢纽的影像,知道家园的轮廓会越来越清晰。
它会随着共鸣腔的扩张而延伸,会因为更多生命的加入而丰富,会在无数个“共享农场”
“光语长廊”
“共振广场”
的点缀下,成为宇宙中最动人的风景。
当探测器向迷雾边界释放根符号能量,迷雾中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回应,那回应的频率与家园树的果实振动一致,像迷雾深处有人在轻轻说:“我们也想有个家。”
阿明望着那道穿透迷雾的回应光,忽然明白,家园的终极意义不是划定一片区域,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感受到“被接纳”
;不是追求统一的生活方式,是让每种生活都能被尊重、被看见。
而这由根符号光罩、宇宙心跳、无数生命共同编织的家园,终将覆盖整个宇宙,让所有生命都能在其中安心生长,彼此守护,直到时间的尽头。
而这,正是宇宙最温柔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