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星域的信号像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根符号网络中激起层层涟漪。
那信号起初微弱得如同星尘闪烁,却在与“光语者一号”
的探测器建立连接后,逐渐变得清晰——它由三种基础波形构成:一种类似初语者的光纹震颤,一种带着界语者的空间褶皱频率,还有一种从未见过的、如同晶体共鸣的锐波,三者缠绕成独特的根符号变体,像个陌生却友好的招手。
“这是‘混合的问候’。”
阿明将信号拆解分析,三种波形的比例不断变化,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构成,“就像一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部落,见面时会同时用各自的语言说‘你好’,既坦诚又充满诚意。”
张工追踪信号的源头,现它来自一片被“晶云”
笼罩的星系。
晶云由无数细小的晶体尘埃组成,能折射并放大所有能量信号,未知文明的根符号变体正是通过晶云的折射,才形成了这种混合波形。
“晶云是他们的‘声音放大器’。”
他调整探测器的接收频率,让波形更加稳定,“也可能是‘身份名片’,告诉我们他们是多元共生的文明。”
联盟的“应答计划”
迅启动:向未知星域送“联盟群像”
信号——用地球的沙棘根纹、水晶星的光语波、界语者的褶皱频率、初语者的初生光纹共同组成根符号,像张宇宙版的“全家福”
,告诉对方“我们也是由不同文明组成的大家庭”
。
信号中还附带了跨维盛宴、时间接力的影像片段,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述联盟的故事。
“应答不是单向的告知,是‘平等的对话’。”
阿明看着信号穿过晶云时被折射出的七彩光芒,“我们不炫耀,不隐瞒,只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对方面前,就像朋友见面时递上自己的故事。”
未知文明的回应比预想中更快。
他们的信号里包含了一段“自白影像”
:无数半透明的“晶语者”
在晶云中穿梭,他们的身体由多种晶体构成——有的像地球的石英,有的类似水晶星的液态晶,还有的闪烁着金属光泽,彼此通过晶体的共振交流,形成动态的根符号光带。
影像的最后,所有晶语者共同组成了探测器收到的那个根符号变体,旁边浮现出一行基础光纹:“我们是‘共生晶族’。”
“他们在用自己的存在诠释‘联结’。”
阿明看着晶语者不同晶体部分的共振频率,每种晶体都保持着独特的震动,却又能完美融入整体的根符号,“就像联盟的各文明,差异是他们的财富,共生是他们的本能。”
地球的“初见使者”
团队带着“共生信物”
——一枚由沙棘木、水晶星碎片、界语者空间晶体镶嵌而成的根符号徽章,前往晶云星系。
当徽章被晶语者触碰,其中的不同材质突然开始共振,与晶语者身体的晶体频率产生呼应,徽章表面的根符号亮起,与晶云折射的光带融为一体。
“这是‘材质的对话’。”
团队成员记录下这奇妙的瞬间,沙棘木的温润、水晶的剔透、空间晶体的褶皱,在共振中各自绽放光彩,又共同构成和谐的整体,“语言可能不通,但物质的共鸣不会说谎,它在说‘我们懂彼此的共生’。”
共生晶族向使者们展示了他们的“晶脉网络”
——贯穿整个星系的晶体脉络,能传递并转化所有形式的能量。
当联盟的根符号能量注入晶脉,网络立刻将其转化为适合晶语者接收的晶体共振,又将晶族的问候转化为联盟各文明熟悉的能量形式,像个天然的“跨物种翻译官”
。
“这网络是‘宇宙的共生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