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星域是联盟已知版图的尽头,再往外便是连光都难以穿透的“暗域”
。
这里的星光格外稀疏,像被宇宙遗忘的角落,“光语者一号”
释放的时光信在虚空中飘远,像投入深海的瓶中信,许久没有回音。
“边缘的文明,或许早就习惯了沉默。”
阿明看着探测器屏幕上单调的黑色,想起地球戈壁边缘的无人区,那里的生命总是活得格外安静,生怕浪费一丝能量,“他们不是不愿回应,是没见过愿意主动打招呼的陌生人。”
第十五天,探测器的接收器突然捕捉到微弱的波动。
那波动极其缓慢,像是从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带着明显的“犹豫”
——信号走走停停,时而增强时而减弱,像只试探着伸出触角的小兽。
当阿明团队送一段舒缓的根符号旋律回应后,那波动终于稳定下来,开始传递有规律的光语。
“是‘岩影文明’。”
张工解析出信号的源头,来自一颗被暗域阴影半笼罩的岩石行星,“他们的光语藏在岩石的阴影里,只有当恒星短暂照亮行星表面时,才能传递信号。
就像住在悬崖下的人,只能趁阳光越过崖顶的片刻,向外呼喊。”
岩影文明的光语带着岩石的厚重与阴影的谨慎。
他们用行星表面的矿脉传递信息,每道矿脉的明暗变化都代表着特定含义:长而深的暗影是“孤独”
,短而亮的光斑是“好奇”
,而交织的明暗纹路,则是他们从未对谁说起过的“渴望”
——渴望知道阴影之外的世界,是否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生命。
“他们的光语里,藏着亿万年的等待。”
阿明看着矿脉纹路模拟出的星图,那是岩影文明用肉眼观察绘制的,粗糙却执着,“就像古代人类仰望星空时画下的星轨,明明看不清,却还是想记下点什么,证明自己和宇宙有关联。”
联盟为岩影文明送去了“恒光灯语器”
——一种能在阴影中自主光的装置,核心是根符号光核,外壳用岩影行星的岩石制成,能融入当地环境。
当光语器在岩影文明的聚居地亮起,原本只有恒星照射时才显形的矿脉,第一次在阴影中清晰地浮现出光语纹路,像黑暗中突然绽放的花。
“他们在哭。”
阿明从光语器传回的画面里,看到矿脉的明暗变化变得剧烈而无序,这是岩影文明表达激动的方式,“恒光灯语器不仅给了他们光,更给了他们‘随时能说话’的底气——不用再等阳光,不用再怕黑暗,随时能喊出‘我们在这里’。”
岩影文明用最珍贵的“记忆黑曜石”
回赠联盟。
这种矿石能吸收并保存光语信号,当阿明团队将联盟的合唱旋律注入其中,黑曜石表面浮现出流动的光纹,即使在暗域的阴影里也不会褪色。
“这是他们的‘传家宝’。”
扎西老人抚摸着黑曜石的样本,能感受到其中沉稳的能量,“把我们的声音刻进石头里,是想让这份相遇,比行星的寿命更长久。”
在恒光灯语器的帮助下,岩影文明第一次完整地“看见”
了共鸣原点的光塔。
当光塔的影像通过矿脉投射在行星表面,整个岩影族群都陷入了沉默——那道贯通星海的光,让他们第一次明白,自己所在的边缘,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他们,从未真正被遗忘。
“沉默不是因为冷漠,是因为没见过足够的光。”
阿明看着岩影文明用矿脉拼出的根符号,比任何语言都更真诚,“就像长期待在黑暗里的人,突然见到太阳,第一反应不是欢呼,是流泪——原来世界真的有这么亮。”
光语博物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