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语者一号”
的“盲航”
还在继续,探测器像片随波逐流的叶子,跟着星空中随机闪烁的光带穿梭。
新现的星云用混合了联盟各文明信号的“新语言”
,为探测器指引了一条从未标注过的航道——航道两旁,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光语浮标”
,每个浮标里都封存着一段陌生的记忆:有类似晶体折射的光斑舞蹈,有像星絮纤维般的韵律流动,还有带着量子叠加态的模糊影像。
“这些浮标是宇宙的‘临时路标’。”
阿明解码着浮标中的记忆,现它们都带着根符号的微弱波动,却又充满了从未接触过的光语特征,“就像旅途中遇到的陌生人,虽然不知道名字,却愿意指给你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张工对比浮标光语与已知文明的信号库,现其中竟有与初代联盟远古光语相似的碎片。
“你看这段模糊的影像,”
他放大浮标中的画面,隐约能看到类似终点碑的轮廓,“这些浮标说不定是初代联盟失散的同伴留下的,他们没能加入正式的联盟,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宇宙中标记着安全的航道。”
盲航的第十天,探测器遇到了一片“记忆雾海”
。
雾海中漂浮的光语浮标更加密集,彼此碰撞时会交换记忆碎片,像群在闲聊的旅人。
当“光语者一号”
驶入雾海,浮标们突然安静下来,纷纷转向探测器,将各自的记忆碎片投射到防护罩上——拼接出的画面里,有远古光语晶片上缺失的风暴细节,有初代联盟成员寻找失散同伴的足迹,还有无数未被记录的文明在黑暗中出的微光。
“它们在说‘我们等了很久’。”
阿明的声音有些颤,雾海的光语中带着明显的期待,像群守着秘密的孩子,终于等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这些被遗忘的碎片,其实一直都在等一个能读懂它们的文明,把故事补完整。”
地球的研究者们根据雾海浮标的记忆,绘制出了一张“补全星图”
。
星图上,初代联盟的轨迹与现代联盟的航线在雾海处交汇,像两条错过又重逢的河流。
最令人惊喜的是,星图中标注了一处“共鸣原点”
——所有浮标记忆的源头,那里的根符号波动强度是其他地方的百倍,像宇宙的心跳中心。
“这才是光语真正的。”
阿明看着星图上闪烁的原点,突然明白盲航的意义——不是随机漂流,而是为了找到那些被计划忽略的角落,那些藏着宇宙初心的地方,“就像人在迷路时,反而能现回家的近路。”
星絮文明的织者们用雾海浮标的光语纤维,织出了一块“盲航毯”
。
毯面上没有固定的航线,只有随光语波动变化的动态纹路,能实时显示周围浮标的位置和记忆类型。
当探测器带着盲航毯继续前行,浮标们像被唤醒的萤火虫,纷纷聚集在毯面投影出的光带周围,主动为航道“补光”
。
“它们在帮我们照亮前路。”
扎西老人通过全息影像触摸着盲航毯,纤维的振动传递来浮标记忆中的温度——有远古恒星的余温,有暗物质的微凉,还有量子概率中若有若无的暖意,“原来宇宙从不缺路标,缺的是敢于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的勇气。”
光语博物馆的“盲航展区”
里,还原了记忆雾海的场景。
游客可以戴上“盲航眼镜”
,屏蔽掉预设的星图信息,仅凭浮标传来的光语波动辨别方向。
一个孩子在展区里走了很久,摘下眼镜后说:“闭着眼睛的时候,反而能‘听’到星星在说话,它们说‘别怕,跟着光走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