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飘着灰浆的土腥味,混着排骨的肉香,还有小敏择菜的青草味。
影靠在墙上擦汗,看着莫语给墙缝抹灰,老周在旁边指点,小敏在院里忙碌,安安在沙堆里疯跑,忽然觉得,这盖房的日子,跟锅里的排骨汤似的,热热闹闹、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踏实得让人心里暖。
“明儿上梁,”
影往嘴里塞了瓣糖蒜,“得放点鞭炮,图个吉利。”
老周点头:“我家还有串去年剩的,到时候挂上。”
小敏端着排骨出来:“先吃排骨,有力气才能干活!”
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新砌的红墙在余晖里泛着光,像块刚出炉的糖糕。
影啃着排骨,听着莫语和老周商量上梁的细节,看着小敏给安安擦脸上的沙子,突然觉得,这日子啊,就该这么热热闹闹地过。
影头天晚上就把老周那串鞭炮找出来了,用红绳捆在竹杆上,吊在棚子梁上晃悠。
“明儿上梁,就得这串,响得能震飞麻雀!”
他边说边往鞭炮上喷了点白酒,“我爷说的,喷点酒引火快,还不炸哑炮。”
莫语正帮二柱子钉椽子,听见这话直皱眉:“小心点,别把棚子点了。”
影嘿嘿笑,往灶膛里添了把柴:“放心,我心里有数。
再说了,真着火,咱这么多人,还能让它烧起来?”
小敏在旁边择菠菜,闻言接话:“就你能,上次烤红薯把草堆点了,忘了?”
影的脸“腾”
地红了,挠挠头不吭声了。
安安抱着他的小火车,在新砌的墙根下转圈,喊着“火车要上梁咯”
。
二柱子媳妇端来一大盆白面,说是要蒸上梁馍,圆滚滚的像小灯笼。
“我妈说的,上梁馍得捏十二个褶,”
她手里的面团转得飞快,“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平安。”
影凑过去想帮忙,被她笑着推开:“你别碰,手笨,别把褶捏成疙瘩。”
老周扛着两根松木梁来,粗得得两人合抱,表皮用砂纸磨得光溜溜的。
“这两根,在山上长了二十年,”
他拍着木头说,“结实得能扛住台风。”
影和莫语赶紧过去搭手,三人合力把木梁抬到墙头上,用绳子绑得牢牢的。
“稳当不?”
影使劲晃了晃,木梁纹丝不动,他才咧嘴笑,“妥了!”
第二天一早,上梁的时辰快到了,影踩着梯子爬上墙头,把鞭炮系在梁中间。
底下的人都仰着头看,安安被莫语抱在怀里,小手里攥着个红布包——里面包着硬币和五谷,等会儿要撒下来,图个吉利。
“准备好了没?”
影在上面喊,声音带着点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怕高。
“好了!”
底下齐声应。
影深吸一口气,划着根火柴,哆嗦着往鞭炮引线上凑,引火索“滋滋”
冒起火星,他赶紧往下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引得大伙直笑。
“嘭!
啪!”
鞭炮响起来,震得人耳朵嗡嗡的,红纸屑飞得满天都是,像下了场红雪。
安安被莫语举过头顶,把红布包往梁上一撒,硬币“叮当”
落,五谷混着纸屑飘下来。
底下的人抢着捡,安安在上面乐得直拍手:“捡钱啦!
捡钱啦!”
影也混在人群里抢,手里攥着枚硬币,像得了宝贝:“这枚归我,能招财!”
上梁馍蒸好了,二柱子媳妇用红布包着,递到影手里。
“你年轻,力气大,把馍举上去,”
她笑着说,“举得越高,日子越兴旺。”
影把馍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