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圈:“山里了就这个长得好。
当家的不在,钱明天再算也一样。”
顺子娘捅了捅哥哥的胳膊,笑着低声道:“哥,这就是当家的!
钱都是玉丫头刚才给我们现结的!”
陈兴和王氏都愣了一下,惊讶地看向舒玉。
这么点大的娃娃,就能当家做主、管钱算账了?
舒玉笑了笑,没多解释,直接对顾九说:“九姐姐,上称吧。”
“上等蘑菇,二十斤整;中等,十六斤;下等……四斤半,按四斤算吧。”
顾九一边看秤,一边口述。
“上等二十斤,计一百文;中等十六斤,计六十四文;下等四斤,计十二文……总计一百七十六文。”
舒玉记着张飞快地算出了结果。
就在顾九准备称王氏脚边最后一筐蘑菇时,陈兴却伸手按住了筐沿:
“这筐不用称了。”
舒玉疑惑:“怎么了?”
陈兴认真地说:“这筐是送给你家吃的。
多谢你家肯收我们的蘑菇,这点心意一定得收下。”
“那怎么行!”
舒玉立刻拒绝,“一码归一码,该多少就多少!”
陈兴却异常坚持,大手死死按住筐子,态度有些强硬:
“丫头,你听叔的!
这山里的东西,不值啥,就是点心意!
你们要是不收,这蘑菇……我们就不卖了!”
他媳妇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
他这话说得诚恳又带着点执拗,让舒玉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看看顺子娘,顺子娘也冲她点点头,示意她收下。
舒玉无奈,只好妥协:“那……那就谢谢陈兴叔和婶子了。
不过,下不为例啊!”
她按已经称好的结算给陈兴,一共是一百七十六文。
让舒玉有些意外的是,陈兴接过钱后,竟然拿起舒玉放在一旁的炭笔,在账本上自己的名字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陈兴”
两个字!
虽然笔画有些生涩,但结构端正,显然是真的会写几个字!
“陈兴叔,您认字?”
舒玉惊讶地问。
陈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年轻时跟村里一个老童生学过几天,会的不多。”
这时,王氏也将自己背篓里的蘑菇都倒了出来。
令人惊喜的是,背篓底下还有一小包晒得干爽的黑木耳和几把捆扎整齐的干蕨菜!
王氏见舒玉盯着木耳看,以为她嫌脏,连忙解释:
“这木耳看着黑,都是我们在山里捡了,一朵朵挑干净、晒透了的,干净着呢!”
舒玉拿起一朵木耳,确实干爽洁净,品质上乘。
她心里更喜欢这朴实又细心的夫妻俩了,连忙说:
“婶子一看就是利索人,东西肯定干净!
蘑菇我收下,这木耳和蕨菜太珍贵了,我不能白要,得按市价买!”
陈兴和王氏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说什么也不同意。
“就是点山野菜,哪能要钱!”
“别嫌弃,都是自家采来吃的,你们尝个新鲜!”
舒玉见实在拗不过他们,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她转身对顾九说:
“九姐姐,去灶房,把今天蒸的肉包子捡十几个,用油纸包了,放到陈兴叔的筐里!”
陈兴两口子一看,又要推辞。
舒玉这次却叉起小腰,耍起赖来:“你们要是不收我的包子,那你们的蘑菇和山菜我也不能要!
你们拿回去!”
看着她那副“你不要我也不要”
的无赖小模样,陈兴和王氏都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