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根最粗壮、象征着“脊梁”
的主梁,被几个精壮的工匠用红绸系着,喊着号子,一步步稳稳地抬了上去,精准地安放在了预留的卡槽里。
“上梁大吉,福泽绵长!”
老师傅高声贺道。
“噼里啪啦——!”
早就准备好的长长鞭炮被点燃,震耳欲聋的响声和弥漫的硝烟味瞬间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孩子们兴奋地捂着耳朵又跳又叫。
紧接着,最令人期待的“抢福”
环节开始了!
负责上梁的工匠师傅站在高高的房梁上,手里提着装满“福气”
的篮子,朗声笑道:“东家仁厚,散福喽!
大家接福——!”
话音未落,红纸包的铜钱、亮晶晶的糖块、雪白的馍馍,如同天女散花般从房梁上抛洒下来!
“抢福喽!”
“我的!
我的!”
“哎呦!
谁踩我脚了!”
“哈哈!
我抢到钱啦!”
人群瞬间沸腾了!
大人孩子都弯着腰,笑着、闹着、争抢着,场面热闹非凡。
孩子们目标明确,直奔糖果;妇人们眼疾手快,希望能给家里抢到代表财气的铜钱;男人们则大多笑着看热闹,偶尔弯腰捡起滚到脚边的馍馍。
舒玉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感染,踮着脚尖,伸着小手想去接。
奈何人小个子矮,只能捡些大家抢漏的。
倒是一旁的顾九,不动声色地护着她,顺手接住了几个朝着她飞来的糖块,塞到她的小兜兜里。
“谢谢九姐姐!”
舒玉甜甜地道谢,剥开一块糖塞进嘴里,甜滋滋的味道一直蔓延到心里。
秦月英也带着女儿妞妞来了。
妞妞身体还有些虚弱,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但看到漫天洒下的糖果,眼睛也亮了起来。
秦月英自己没去争抢,只是护着女儿,但周围的妇人知道她不易,有好心的顺手塞了她个馍馍和一把糖,她连连道谢,眼圈微微红。
杨老爹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上前,说了几句感谢乡邻、祝愿作坊兴隆的吉祥话,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抢福”
活动持续了好一阵,直到篮子里的东西洒完,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渐渐散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按照规矩,每个来观礼的成年人都能额外领一个白面馍馍,孩子们则多得两块糖。
周婆子带着赵氏等人忙着分,场面井然有序,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领了东西,也不急着走,围着杨家人说着恭维话。
“怀玉叔,您家这真是起来了!
这作坊真气派!”
“是啊是啊,以后咱们村的日子也跟着好过咯!”
“杨嫂子,您可是咱杨家岭的这个!”
有人冲着颜氏竖起大拇指。
颜氏笑得合不拢嘴,嘴上却谦虚着:“都是大家帮衬,都是大家帮衬!”
舒玉看着阿奶那副明明高兴得要命却还要强装淡定的样子,忍不住偷偷捂嘴笑。
热闹渐渐平息,村民们陆续散去。
杨老爹和上次支持杨家的族老们入了席。
赵氏、孙氏、小草、山杏,还有后来加入的秦月英,却在完馒头,忙完席面之后自地留了下来。
她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用人吩咐,便拿起抹布、扫帚等工具,走进了刚刚上了梁、还散着木头清香的作坊里。
她们细致地擦拭着新打好的门窗、梁柱,清扫着地上的木屑和尘土,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