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寿辰的临近,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明兰和顾廷烨提前半月便带着孩子们和一大队人马、物资,从宥阳来到了京城盛家老宅。
一进门,便感受到与往日不同的热闹气氛。
府中张灯结彩,仆役们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明兰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工作。
她先是去给祖母请安,见老太太气色红润,精神矍铄,心中欢喜,只略略说了些寿宴的大致安排,并未拿繁琐细节劳她心神。
老太太拉着明兰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你们有心了,莫要太过铺张,自家人热闹热闹便好。”
话虽如此,眼角的喜悦却藏不住。
见过祖母后,明兰便与王氏、华兰汇合,开始最后的细节核对。
三位盛家的女儿(媳妇)齐聚一堂,倒是难得的情景。
王氏拿出厚厚的清单,一项项与明兰确认:“宾客名单最终定了二百三十六户,预计当日宾客不下三百人。
正厅、花厅、暖阁、乃至后花园的敞轩都布置好了席面。
戏台搭在了花园里,请的是京城最有名的‘庆禧班’,连唱三天。
这是菜单子,你看看可还妥帖?”
明兰接过菜单,仔细浏览:主菜是燕窝鸡丝汤、鲍鱼烩珍珠菜、鱼翅螃蟹羹、鲫鱼舌烩熊掌、糟蒸鲥鱼、甲鱼肉片子汤……林林总总几十道大菜,配以各色精巧点心、时鲜果品,极尽丰盛之能事。
“很是周全。”
明兰点头,“只是祖母年纪大了,脾胃弱,需得另备几样软烂清淡的膳食,单独送到她房里。”
“这是自然,早已备下了。”
华兰接口道,她如今协助母亲,做事越细致,“还备了消食的山楂羹和醒酒汤,以防万一。”
明兰又查看了座次安排图。
这最为考验功力,需得综合考虑宾客的身份、亲疏、关系远近,甚至彼此有无嫌隙,务求安排得当,不出纰漏。
明兰与王氏、华兰细细推敲了许久,才最终定下。
“寿礼接收登记处设在二门内的抱厦,由两位账房先生和四位识字的丫鬟负责,礼单需一式两份,一份当场交予宾客核对,一份留存备案,以免错漏。”
明兰补充道,“收到的寿礼需及时入库造册,贵重物品需单独存放,派专人看守。”
“迎宾待客的人手也分配好了。”
华兰拿出另一份名单,“父亲和兄长(长柏)负责接待男宾官客,母亲和六妹妹你负责接待女宾堂客。
我就在二门处帮着协调照应,几位弟妹(如兰、墨兰等)也都分了工,负责招呼各房年轻的女眷和小姐们。”
三人又核对了茶水、酒水、器皿、桌椅、甚至净手用的毛巾香胰等琐碎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顾廷烨则与盛纮、长柏一起,负责外联和安保工作。
盛家如今门第不凡,前来贺寿的必有高官显贵,车马停放、随从安置、府邸守卫等都需格外用心。
顾廷烨调来了二十余名侯府护卫,与盛家护院一起,明暗结合,确保寿宴期间秩序井然,安全无虞。
越是临近正日,盛府便越是热闹。
各地亲戚陆续提前赶到,客房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
府中日夜灯火通明,厨房烟囱冒着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和喜庆的味道。
终于,到了寿辰前一日。
所有准备工作皆已就绪。
盛府内外装饰一新,到处悬挂着大红灯笼、寿字彩幡。
戏台搭好,锣鼓家伙也已就位。
库房里堆满了提前送来的寿礼,账房先生们忙得不可开交。
明兰最后巡视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