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都没让人送,这上学就更不用家里人操心了。
用介绍信和通知书买了去京市的火车票,这火车又得几天几夜的行程。
还是两个大竹箱,里面塞了个满满登登。
不止自己在打赏后台买的各种生活用品,家里也给自己做了四套衣服。
全家一年的布票和棉花,又补贴到了自己身上。
下了火车,宋华章有种活过来的感慨,没有特殊的身份,连个卧铺都不能买。
这几天的硬座,那真的是生生的硬着头皮坐着。
身边有太多第一次来京市的家长,跟他们的小心翼翼不同。
宋华章即使没穿越前,出国都是家常便饭。
更别说住过几年的京市了!
鼻子底下长得一张嘴,那就是除了吃饭就是说话,问呗!
谁也不能吃了咱。
坐公交车倒了两趟,就顺利的到了医科大的正门口。
一路上大群大群的自行车在马路上穿行,这堪比纪录片的场景就这么真实的出现在眼前。
再不是家乡的黑,灰,蓝。
大街上出现了大量的白衬衫和浅蓝,淡黄,深浅不一的红色服饰。
不愧是都,确实人民的面貌与老家相差很大。
找到学校门口大包小裹的宋华章,又是人群里突出的那一个!
衣着是最普通的装扮,但这么瘦小的身板,却拎了两个大竹箱,再背了一床被褥枕头……
她自己也感觉有些太隆重了,可越这样,以后用了新东西就越有借口不是吗!
学校门口摆着桌子,老师们全都出来接待学生入学。
报名是真简单,没学费,没书本费,步骤最复杂的,就是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调到学校里。
以后有了这个证明,吃饭就可以直接在食堂吃,住宿也不花钱。
学校不仅给每个学生18元生活补助,还有六元的助学基金。
这些钱完全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了!
甚至宋华章还跟带她去宿舍的老师,打听到了在京市的各种花费。
公交车费都是五分一毛的价格,女孩子在食堂吃饭,按照保守算十元钱就能维持一个月。
医科大还有游泳馆,票价更是令人咂舌的两分钱!
可宿舍却让宋华章有些眼睛黑,因为这是个六人间……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宿舍大家都见过,四人间住四个人,床是在书桌上面,甚至每个人还配备了个小衣柜。
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宿舍……竟然是三个纯纯的上下铺!
但了解过历史的宋华章还是庆幸的,听说有很多大学宿舍,这时候是八人间。
那屋子里基本除了床,就是中间窄窄的一条过道。
勉强能放下一张桌子,多说还能放几张椅子,还是塞在桌子下面才能走人。
他们这还能有两张桌子,她应该谢谢自己考得是京市大学!
宋华章看着三张床铺犯了难,她太知道下铺的方便,而方便也夹杂着麻烦。
方便肯定就是起床,上床度快,随时都可以起来做事。
可麻烦就在于谁都会来你的床上坐一坐!
在这个没有洗衣机的大学时代,一个星期洗一次床上用品简直是受罪!
可再麻烦她也要硬着头皮选了,因为在她犹豫的这会儿功夫,宿舍里已经来满了人。
而她的行李,正好就放到了靠窗的一边下铺。
“嗨!
咱们宿舍的人来的可真快呀!
看来我是最晚的了!”
宋华章一回头,正好就看到了说话的来人,这姑娘长得白净又秀气,标准的学生头,侧梳着别了个小卡。
的确良的白衬衫,一条深蓝色直筒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