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妖女有十来个常用名字和面孔,比如朴消,消石,马牙消,芒消,英消,盐消,土消,盆消等等。因为硝石往往容易溶于水,就像是石头在水中消失了一样,所以常常『硝』和『消』混合通用。
在黑火药当中,自然是钾硝石最好,但是在汉代,怎样鉴别出真假猕猴就是个难题了,就算是斐潜真的请来了佛祖,也不见得能够分辨出哪一个是根红苗正的硝酸钾,毕竟还有硫酸钾捣乱,还有小资分子硝酸钠,硫酸钠,以及鱼目混珠坑蒙拐骗的镁猴王……
这些结晶体形状大都是白如霜,针似芒,在空气当中都会慢慢风化,似乎完全都一样,但是掺杂在火药之中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有的能够轰然火爆豪迈四射,而有的就像是键盘侠放的屁,黑烟腾腾只是听个响。
因此,对于这样的硝妖女,按照大汉现有的化学基础,斐潜也毫无办法,只能是按照各地来源来进行处理,经过长久的试用和各种试验,发现将产自陇西的硝石和临汾的硫磺似乎搭配在一处颇有些天雷勾动地火的感觉,双方都挺来电的,但是也仅仅是如此而已了,想要更进一步,产生更大的爆炸效果,恐怕还要等其他方面的技术提升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