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兴奋的在讨论着,而张辽许褚这样的高层将领,却坐在斐潜左右,听着,思考着,没有立刻表什么意见。
斐潜看着,他是有意鼓励这些军校进行研讨的。
军队之中如果只有死板强硬的军令,只是一味的强调执行,这种『绝对服从』之下可能存在隐患,远远普通人单纯推崇『令行禁止』要麻烦得多。
确实,军队的核心是纪律和令行禁止,这是战斗力的基础。
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一盘散沙。
但是绝对化的强调『执行』,而不听任何人的意见,也不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表面上看来,『令行禁止』的军队似乎很美妙,但是实际上没有脑子,不懂思考的兵卒,也就等同于失去了其主动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
真实的战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迷雾和突情况。
就算是再详细的预设的命令,也不可能涵盖所有战场可能性。
如果士兵和基层军官如果只能机械执行,不敢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轻则会错失良机,严重一点甚至会出现即便是面对危险也是坐以待毙的现象。
在大汉当下的通讯条件之下,面对计划外的障碍或敌人出乎意料的行动,若是士兵不懂思考,不知道变通,就会一遇到什么,当即束手无策,只会等待上级的新指令,甚至可能是根本收不到新的指令,而不是主动寻找办法解决,进而导致战局的失利。
军事上的战术、技术和战法,也是如同工匠技艺一般,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死板的环境,只会压制任何尝试新方法的想法,最终就导致军队整体僵化落后。
在大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关键节点上,上级的命令必须清晰的,强硬的,不容置疑的,也是下级兵卒必须要遵从的,但是到了某一次战斗的具体战术层面,就应赋予下级指挥官和士兵在既定框架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的权力,鼓励其在职责范围内挥主观能动性。
这两点并不矛盾。
这是斐潜从后世带来的『任务式指挥』的新模式,即上级明确『意图』和『目标』,下级理解意图后,自行决定『如何』完成任务,并对结果负责。
这既保证了统一目标,又赋予了灵活性。
毕竟优秀的指挥官,是需要在复杂环境下独立判断、勇于担当、灵活决策。
死板的环境只能培养出唯命是从的执行者,而非有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的领导者。
历史上不乏因指挥官固执己见、下级不敢违抗错误命令而导致惨败的例子……
(马谡咳嗽了两声,不满的低声嘀咕了几句什么)
斐潜现在需要人才,而仅仅从寒门士族子弟当中擢升,显然是不够用的,而让这些普通的军校多思考,多学习,多成长,也是拓宽了人才的来源,为将来的治理打基础。
眼瞅着张辽依旧在抱臂沉吟,目光在沙盘的水门和城墙之间逡巡,似乎在衡量风险与收益。
坐在下的都尉赵虎,年轻气盛,脸上已难掩激动之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左右看了看,见同僚们或是在研讨,或是还在计算,终于按捺不住,霍然起身,朝着斐潜和庞统的方向抱拳,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急切,『大将军!
庞令君!
此间局势已明!
水门虚实尽在掌握!
属下不才,愿领一队锐士,突袭水渠暗门!
必为大军打开通路!
』
他的脸上,眼眸之中,透露着对破城功的渴望。
张辽回头看了赵虎一眼,眼神平静无波,没有赞许也没有责备,只是那一眼,让赵虎心头莫名地跳了一下,但建功立业的念头压过了这丝异样,他依旧挺直了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