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伯,文载尹!”
文载尹倒是来了,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淡然出列行礼。
一众官员对文载尹比较陌生,但见他风度翩翩的样子,却无一人敢轻视于他。
甚至所有人都在想,看这位的气度就不是凡人,姓文?
这个‘文’是哪个文,没听说有哪个姓文的世家啊?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看着就像是一代大儒的文臣,乃是一个高丽人。
崇文伯也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尊崇文教,教化天下,是文臣的根本职责。
教化之功本就是一等一的大功,也是文载尹的政治理想。
封给文载尹这个封号,也算是李彻对其君子之风的肯定。
文载尹恭敬谢恩,转身归列,一众文官仍不知这位崇文伯的底细。
但不容他们多想,第四位伯爵已经出现了
“雷衡伯,陈规!”
此言一出,武将阵列出一阵浅笑,而文官则是更加懵逼了。
什么雷衡伯,从没听过啊
这位怕也是重臣,竟让陛下为其生造了一个爵位?
殊不知,李彻原本想封他为‘火药伯’的。
但这封号太过直白,李彻也怕陈规因此遭到同僚嘲笑,这才改为更加含蓄的雷衡伯。
‘雷’代指火药之威,‘衡’本义是掌管,意为执掌雷霆之力的人,既文雅又霸气。
当然,陈规这个爆炸疯子,大概率是不在乎这些的。
果不其然,陈规嘴上带着笑,狼行虎步上前,那姿态比武将还武将。
到了李彻面前,声如洪钟谢恩。
李彻哭笑不得,连忙对他招了招手,他这才退去。
接下来,又是三位老资格臣子,分别是王锡、王崇简、刘业。
三人都是被李彻绑到奉国的,而且所掌管的事务也差不多,都是工科的高级领导。
王锡掌管天时和礼部,其子王崇简掌管奉国大学,刘业掌管工部。
分别赐爵,授时伯、宣学伯、营匡伯。
再之后,乃是奉国第一外交家,抬棺出使点子王,奉国送死流第一人,转头砌坟执念者,大奉使节——张氾。
张氾的封号为,靖绥伯。
‘靖绥’意为安抚、平定,指通过智谋和怀柔政策使局势安定。
这算是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封号了,原本李彻想封他为‘坟墓伯’来着
随后是李彻的一生之敌,史官太史婴,得封东壁伯。
‘东璧’是星官名,象征图书府,主文章,适合掌管典籍、主持修史的文臣。
也算是极其符合其身份的封号。
虽然前几日,太史石头刚刚因为秦旌之事,和自己闹了个不愉快。
但李彻大人有大量,并没有给他封‘石头伯’。
当然,主要还是不敢
天知道自己真要是一时赌气,封他一个‘石头伯’,他那个小本本里得多出多少自己的坏话。
还是蒜鸟,惹不起,惹不起。
太史婴之后,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臣,伊雅喜。
这位索伦族长老被封为宣化伯,宣扬德化之意。
异族的文化素养还是太低了,奉军之中有不少蛮族武将,但奉国朝堂中却没几个异族文臣,李彻想封都没得封。
文载尹和伊雅喜,算是唯二能在奉国站稳脚跟的文臣了。
随后是安民伯王羲正。
其父王永年,乃是戴枷上朝第一人。
王永年也算是有功绩的,掌管奉国朝堂秩序,为奉国的执政制度出过不少建议。
但他毕竟之前是罪臣,实在不适合封爵。
而其子王羲正完全不同,虽然年轻,却是政绩斐然。
当过生产建设兵团的团长,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