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人才储备充足。
我听说上面已经开始讨论开浦东的规划了,一旦浦东开启动,相信很快上海就能跟上深圳的度,甚至越深圳。”
“哦?开浦东?”
王老爷子眼前一亮,身体瞬间坐直了——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希望看到上海能重新焕“东方明珠”
的光芒,之前说上海“保守”
,很大程度上是“恨铁不成钢”
。
他连忙追问:“雷先生,你这话有依据吗?浦东开的消息,我怎么没从香港的朋友那里听到过?”
“目前还只是内部讨论阶段,还没正式对外公布,我也是从一些朋友那里偶然听到的。”
就在这时,保姆走过来,恭敬地说:“老先生,太太,晚餐已经备好了,可以上桌了。”
王老爷子连忙招呼:“那咱们就先吃饭,边吃边聊。
雷先生,尝尝我们家厨师做的本帮菜,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餐厅里,长长的餐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那套银质餐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醉鸡、红烧肉、清蒸鲥鱼、响油鳝糊,每一道都是地道的上海风味。
秦浩跟王老爷子坐在主位,梁母和梁思申坐在两侧,四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秦浩跟王老爷子聊起了对浦东开的“畅想”
——比如在浦东建金融区、吸引外资企业入驻、打造国际化的贸易平台,每一个想法都既符合政策方向,又充满了可行性。
王老爷子越听越觉得秦浩“深不可测”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商业头脑,对政策走向的判断也极其精准,比很多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人都要敏锐。
酒过三巡,王老爷子放下酒杯,认真地问:“雷先生,你那个‘上海第一高楼’的项目,现在还缺资金吗?”
秦浩有些意外,随即笑道:“王老先生是打算投资我们这个项目?您就不怕项目有风险,收不回成本?”
王老爷子坦然道:“做生意哪有没风险的?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只要是能挣钱的项目,为什么不投?而且,我不是对项目有信心,是对雷先生你的眼光和实力有信心。
你能把浩然国际做这么大,能看透浦东开的机遇,这个项目肯定不会差。”
秦浩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这件事我需要跟萧然、杨巡两位股东商量一下,毕竟项目是我们三个人共同出资的,不能我一个人做主。
我明天跟他们沟通后,再给您答复,您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等你的好消息。”
王老爷子没有强求,笑着端起酒杯,跟秦浩碰了一下。
晚餐结束后,梁思申主动提出送秦浩出门。
两人沿着庭院里的石板路慢慢走着,夜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
“我外公提出投资,是不是让你为难了?”
梁思申看向秦浩,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刚才在饭桌上,我看你有些犹豫。
其实你不用看我的面子,我外公是个商人,正常的商业行为他能理解。”
秦浩忍不住笑了:“为什么会这么想?其实我巴不得你外公参与进来。”
“嗯?”
梁思申愣住了,疑惑地看着他。
“萧然和杨巡虽然能力不错,也有干劲,但在战略眼光上还是差了点,我又不能常年待在国内盯着项目进度,难免会担心他们出纰漏。
你外公是老生意人,经验丰富,有他在项目里坐镇,既能帮着把控方向,也能监督项目进度,能省我不少事。”
秦浩解释道,“刚才在饭桌上犹豫,是故意的——我得让你外公觉得,这个投资机会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