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陕北,空气中还带着一夜寒凉留下的清冷。
萧然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军装,深吸了一口气,朝着那座熟悉的1号窑洞走去。
哨兵显然早已认识萧然,并且得到了可以随时面见启明同志的命令,见到萧然,利落地敬了个礼,便放行了。
窑洞里,启明同志正披着那件旧棉衣,伏在简陋的木桌上批阅文件,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脸上立刻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顺手将桌上的煤油灯灯芯拨亮了一些。
“萧然同志来了?快,这边坐。”
他放下笔,指了指炕沿,语气自然而亲切,像是招呼一位熟识的老友。
“启明同志,没打扰您工作吧?”
萧然在炕沿坐下。
“哪里的话。
工作是做不完的,同志来了更要紧。”
启明同志笑着摆摆手,拿起桌上的烟盒,递向萧然,“来一支?”
启明同志是一杆老烟枪,尤其在思考的时候,更是烟不离手。
“谢谢启明同志,我不会。
今天我是来向长辞行的!”
萧然连忙摆手。
启明同志自己也没点,将烟盒放回原处,目光关切地看向萧然:“怎么样,都准备好了?这一趟,要去多久?”
萧然正了正身子,汇报道:“都准备好了。
我计划今天就动身,去和那位美国的军火商朋友接洽。
时间上,顺利的话,大约需要一个星期,七天左右。”
他语气坚定地补充道:“请您和中央放心,七天之内,我必定带着第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机床设备回来。”
“七天……”
启明同志微微颔,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窑洞的土壁,看到了远方,“时间不等人啊。
前线我们的战士,很多时候三个人都分不到一支好枪,子弹更是金贵得很。
有时候看着他们拿着梭镖、大刀去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拼命,我这个心里……”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份沉重与急切,萧然真切地感受到了。
“我明白,启明同志。”
萧然郑重地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尽快拥有自己的强大武备。
这次过去,我会优先采购一批能够快形成战斗力的轻武器和配套弹药,以及提升我们自身‘造血’能力的关键机床。”
“好,好啊!”
启明同志伸出手,用力拍了拍萧然的手臂,这个动作充满了信任与托付。
“具体买什么,你全权决定。
我们相信你的眼光,也相信你为我们这片土地谋未来的真心。”
他顿了顿,神色更加认真了几分:“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
虽然不知道你具体要经过哪些地方,但无论是敌占区还是国统区,形势都复杂得很。
安全第一,物资固然重要,但你萧然同志的安全,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
这番话语重心长,带着长者对晚辈的关怀,更带着领袖对重要同志的倚重。
“请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萧然心头一暖,认真承诺。
“嗯,”
启明同志点了点头,“对了,那批‘黄货’,特务连的同志昨晚已经秘密送到你住处了,都还顺利吧?”
他指的是那两吨黄金。
在根据地,没有银行,所有经费都是实打实的现货,这笔黄金,几乎是红军目前能动用的全部家底。
“已经顺利接收了,没有任何问题。”
萧然回答道。
“那就好。”
启明同志似乎也并不深究细节,他选择相信,便信到底。
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路上保重、早去早回的话后,萧然便起身告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