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境解放后的第三天,济南原日军司令部现已改为八路军山东总部。
山东纵队总指挥张金武和115师师长陈刚站在一幅巨大的山东地图前,地图上标注着各支部队的驻防位置。
张金武手指地图西部:“陈师长,我的计划是这样:第一旅驻防聊城、临清一带,扼守山东西大门,防止河北日军反扑;第二旅驻防菏泽、济宁地区,控制鲁西南平原;第三旅驻防潍坊、淄博,保障胶济铁路中段安全;第五旅驻防烟台、威海,负责胶东半岛海防。”
陈刚点头接话:“我师383旅驻防德州、滨州,控制津浦铁路北段;384旅驻防日照、临沂,确保鲁南地区安全;独立团作为机动部队,驻防泰安地区,随时支援各方。”
“此外,”
张金武补充道,“第一支队驻防东营,守卫黄河入海口;第五支队驻防枣庄,控制鲁南煤矿区;南进支队驻防莱芜,作为沂蒙山区前哨。
这样部署,各部队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在一周内迅集结,形成拳头。”
陈刚仔细查看地图:“济南总部与各部队之间的通讯必须畅通。
我建议在泰山、崂山、蒙山设立三个中转电台,确保指挥系统不间断。”
“已经安排通讯连在操作了。”
张金武点头,“粮食储备也很关键。
每个旅都要建立自己的粮仓,储备至少三个月粮草。”
两位指挥官就布防细节商讨了整整一天。
最终确定在山东全境建立三道防线,重点防守西面省界,同时确保内部交通线畅通。
老百姓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集市重新开张,农田里又见耕作身影。
孩子们在街上奔跑玩耍,不再需要躲避空袭或日军巡逻队。
省界线上,一个个前卫二型导弹阵地建立起来。
侦查员戴着望远镜轮流监视着天空。
导弹操作员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准备迎击来犯敌机。
不死心的大连日军基地,在大本营的催促下,这一天又派出三架侦察机企图侦察山东布防情况,然后组织反攻。
可惜飞机刚飞过渤海湾,就被现。
导弹连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观察哨兵:“目标锁定,距离二十公里,高度三千米。”
又等待了两分钟之后,飞机已经进入了前卫导弹的射程范围,“射!”
两枚导弹腾空而起,拖着白色尾焰飞向目标。
远处空中爆出两团火球,两架侦察机当场被击碎。
另一架见状急忙俯冲试图逃脱,却被第三枚导弹追上,化作一片燃烧的碎片坠入海中。
自此,日军航空兵再也不敢接近山东空域。
与此同时,抗日同盟军的在各地的征兵处排起长队。
一个月内,一万五千名山东青年报名参军。
他们中有的是为了打鬼子,有的是因为家里粮食不够,还有的是被抗日同盟军的新式武器吸引。
萧然看着新兵名单,有看到训练场上这些士兵们的模样,暗自道:“这些兵源素质不错,但长期营养不良,必须要加强营养,尽快给补回来。”
他当即决定返回现代,采购大批粮食、食用油、肉类和白糖,同时,这些新兵们的武器也必须进行采购。
现在,蒙阴新兵训练基地新兵们已经全部换装了新式军装和军鞋,新兵们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每天新兵营的伙食都有肉有菜,米饭馒头管饱。
不出一个月,新兵们的脸色明显红润起来,身体也壮实了。
军需仓库里堆满了新到的装备。
八一式突击步枪、五六式班用机枪、四零火箭筒、八五式狙击步枪、五六式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全部按编制放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