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风刺骨。
蒙阴县西南,柳树屯据点。
一座扼守进山咽喉的砖石碉堡在黑暗中矗立,两层结构,墙体厚重,射击孔如同怪兽的独眼。
顶部的探照灯缓缓转动,光柱扫过荒芜的田野。
碉堡外围拉着铁丝网,入口处堆着沙袋。
隐约能听到里面日语的低语和咳嗽声。
距离碉堡约一千米外的一处背风洼地,“拔钉”
第二小组(守备二班)的四名战士如同融入了大地。
组长周青山(班长)低声下令:
“无人机升空!”
火力手兼无人机操作员郑泽元迅打开箱子,一架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轻盈升空,出极细微的嗡鸣。
郑泽元盯着手中屏幕,红外热成像图清晰显示。
“碉堡内部热源…约十个,分布一二层。
门口沙袋后两个哨兵。
碉堡右侧七十米,断墙后一个暗哨!
左后方小树林边缘,还有一个!”
郑泽元快报告。
“收到。”
狙击手李二牛调整着svd的瞄准镜,“我位置良好,覆盖全局。
刘老根,报告你的位置?”
火箭筒手刘老根放下望远镜:“目标正面太硬,侧面那个通风口是弱点!
最佳射程在四百米内。
我得往前摸五百米,到前面那个干河沟后面!”
“赵小虎!”
周青山看向身旁精瘦的战士,“看到那根电话线了吗?杆子在碉堡左后方一百五十米。”
“看到了!”
侦察兵赵小虎眼神锐利。
“摸过去,剪了它!
绝不能让他们叫援兵!
小心暗哨!”
“明白!”
赵小虎检查了一下腰间的绝缘大钳和冲锋枪,深吸一口气,如同壁虎般贴着地面,利用沟壑和田埂的阴影,向电线杆方向匍匐前进。
动作缓慢而精准,每一次移动都确保身体轮廓低于遮蔽物。
寒风卷起的尘土成了天然掩护。
用了近半小时,他才无声无息地爬到电线杆下。
屏息倾听,确认无异常,他像灵猴般敏捷地套上脚扣爬上杆子,找准位置,双手紧握大钳,“咔嚓!”
一声轻响,电话线应声而断!
他迅滑下,匍匐撤离。
“电话线搞定!”
赵小虎回到原位,低声报告。
“好样的!”
周青山赞道,“刘老根,看你的了!
泽元,盯死暗哨和哨兵!”
“是!”
刘老根扛起rpg射筒,弯着腰,利用起伏的地形和夜色掩护,快而谨慎地向选定的干河沟跃进。
探照灯光柱几次扫过,都被他及时卧倒规避。
他成功抵达距离碉堡约四百米的河沟后,架好射筒,装填上一枚穿甲燃烧弹。
“就位!
目标侧面通风口下方!”
刘老根的声音从耳麦传来。
“暗哨和门口哨兵位置没变。
碉堡内无异常。”
郑泽元盯着屏幕。
碉堡内。
底层,几个鬼子兵围着微弱的炭火,步枪靠在墙边。
“真冷啊…这该死的支那冬天!”
一个年轻的二等兵田中搓着手抱怨。
“闭嘴,田中二等兵!
注意警戒!”
一个曹长厉声呵斥,他走到射击孔前向外张望,只有一片漆黑和探照灯的光柱,“吉田!
你的探照灯为什么转得这么慢?又在偷懒吗?”
“嗨!
曹长阁下,可能是齿轮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