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最近有什么动静?”
萧然问,声音平稳。
“山下蒙阴县西北的双山镇,”
一个负责侦察的年轻士兵,外号“猴子”
,搓着冻僵的手回答。
“新来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大概五十人。
还有一百多号伪军。
他们在镇子东头的老祠堂设了个临时补给点。
昨天刚运进去一批物资,有粮食袋子,还有木箱子,看着像弹药和棉被军毯。”
“防御如何?”
“祠堂围墙高。
门口有两个沙袋工事,有鬼子机枪。
白天伪军站岗放哨,晚上鬼子自己警戒。
巡逻队两小时绕镇子一圈。”
萧然放下枪,看着篝火。
“双山镇离这里多远?”
“走山路,避开大路,两个时辰能到。”
猴子回答。
萧然扫视洞内的人。
饥饿和寒冷写在每个人脸上。
武器破旧,弹药匮乏。
“那今天我们就抢了双山镇鬼子补给点。”
萧然说,“行动时间:今晚。”
赵振彪皱眉:“萧连长,就咱们这八十号能打的,五十条破枪,子弹…”
“鬼子小队分散住在镇里民房。
补给点晚上守卫是重点,但人数有限。”
萧然打断他,手指在地上划拉,“祠堂。
围墙。
大门。
机枪工事。
我的枪,”
他拍了拍身边的17突击步枪,“会压制住鬼子的火力。
你们需要做的是:一、清除围墙外和角楼的零星哨兵,动作要快;二、趁我压制住大门火力点,立刻炸开大门;三、以最快度冲进去,干掉院子里的鬼子,搬运物资,尤其是粮食、盐、药品、棉衣棉被和弹药;四、十分钟内必须撤离,不管搬了多少。”
他看向众人,目光锐利:“这次是抵近突击,风险大。
我的枪能压制,但不能像以前那样点杀工事里的目标。
炸门是关键,冲进去要猛!
还有问题吗?”
孙铁柱:“鬼子巡逻队如何解决?”
“算好时间差。
在巡逻队下次经过祠堂前撤离。”
萧然回答。
“万一祠堂里鬼子人多,冲出来反扑顶不住?”
猴子问。
“用火力堵住大门!
手榴弹招呼!
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是抢东西,动作要快!”
萧然语气冷硬,“我带头冲。”
赵振彪深吸一口气,仿佛要驱散寒意:“干了!
冻死饿死是死,拼一把还不一定是死!
抢他娘的!”
“干他丫的!”
“好,听萧连长的!”
午夜。
双山镇死寂。
月光惨白,寒风如刀。
祠堂高大的轮廓在镇东头。
围墙厚重,大门紧闭。
大门两侧垒着沙袋,各架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两个日本兵裹着大衣,抱着枪,缩在沙袋后。
围墙角楼里,隐约可见晃动的烟头火光。
距离祠堂大门四百米的一片断壁残垣后。
萧然伏在冰冷的土墙后,17的枪管从缝隙中探出。
他身后,紧贴着赵振彪、孙铁柱、猴子和其他三十多名挑选出来的士兵。
他们裹着能找到的所有破布烂絮,攥着大刀、匕或仅有几子弹的步枪,许多人冻得牙齿咯咯作响,眼神却死死盯着祠堂大门。
时间流逝,远处狗吠更显寂静。
萧然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