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胡步云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
胡步云对李国明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拿起电话。
“永强书记……嗯,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胡步云对李国明说:“永强书记电话,让我们过去一趟。”
胡步云和李国明一前一后走进苏永强办公室时,苏永强正在看文件。
见他俩进来,苏永强放下文件,脸上露出惯常的温和笑容。
“国明同志来了,欢迎欢迎!
坐,都坐。”
苏永强走过来,热情地与李国明握手,引到沙区落座。
胡步云很自然地坐在了侧面的单人沙上。
“苏书记,我来向您报到。”
李国明姿态放得很低,身体微微前倾,“刚才先去步云书记那儿简单汇报了一下想法,听步云书记介绍了些情况,受益匪浅。”
苏永强笑着点头,表情看不出什么异样,目光在两人脸上扫了一下,“好啊,步云书记熟悉情况,你们多沟通很好。
国明同志,这次请你来北川,是京都对北川省委班子建设的重视和加强。
组织部的工作非常重要,关乎全省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战斗力,担子不轻啊。”
“我明白,责任重大。
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永强书记您的直接带领下,在步云书记的具体指导下,恪尽职守,努力把工作做好,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李国明的回答滴水不漏,把几位领导都照顾到了。
苏永强对这番表态似乎很满意,又问了些李国明在京都工作的情况,以及家人安置问题,显得很关心。
聊了十来分钟家常,气氛轻松融洽。
但话题一转回工作,苏永强的语气就稍微严肃了些:“国明同志,北川的情况比较特殊,老工业基地,转型展的任务重,压力大。
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思维固化、能力跟不上展要求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步云同志下去调研,也现了一些问题。
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更精准地选贤任能、激励担当,是篇大文章。
希望你来了之后,能带来新气象,打开新局面。”
这话听起来是支持改革创新的,但细品之下,又带着一把手的审慎和对可能引震荡的隐忧。
李国明立刻接话:“苏书记,您的指示非常重要。
我初步考虑,接下来的一到两个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下沉调研,摸清实情。
特别是要重点研究组织工作如何精准对接省委的经济工作部署,在干部选拔、考核、培养各个环节,如何更好地体现服务高质量展的导向。
我会尽快拿出一个调研方案和工作思路,报请省委和您审定。”
“嗯,调研摸底是基础,要沉下去,听真话。”
苏永强表示赞同,又转向胡步云,“步云书记,国明同志刚来,情况不熟,你分管组织工作,要多帮助、多支持。
你们俩要密切配合,把省委的各项部署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到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
“请永强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支持国明部长的工作。”
胡步云表态干脆。
又聊了几句,苏永强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干部工作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牵一而动全身。
改革要稳步推进,注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保护好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特别是涉及一些老同志,还是要多尊重、多沟通。”
这话是说给李国明听的,更是说给胡步云听的。
苏永强支持变革,但前提是“稳”
。
离开苏永强办公室,李国明对胡步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