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身边,虽名义上为奴婢,但至少高墙深院,衣食无忧,有个安稳的栖身之所,不必再颠沛流离。
只是……”
她顿了顿,想起顾澜亭那双含笑却令人恐惧的眼睛,以及高门大户里的暗流汹涌,压低了声线,“只是这府门深似海,主子们的心思如同海底针,荣辱祸福,生死安危,皆系于他人一念之间。
今日得宠,明日或许便……弄不好,哪日悄无声息地丢了性命,也未可知。”
“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端看你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又能够承受些什么。”
翠荷听着这番肺腑之言,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落下来。
她想起自己幼时本是良家女,家中虽不富裕,但父母慈爱,兄长疼惜。
可恨八岁那年元宵看灯,被拍花子拐走,几经辗转,受尽打骂,最终被卖入扬州这风月之地,成了任人买卖的“瘦马”
。
这些年,她看尽人间冷暖,受尽屈辱轻贱,怎么可能会想继续当奴才?
她咬了咬下唇,终于鼓起勇气,坚定道:“姑娘,我想走!
我不想再当伺候人的奴才了,我想去找我的爹娘和哥哥。”
“我依稀记得家好像在太原府一带,门前有棵大槐树,我想回去找找看。”
石韫玉听着她提到找亲人想回家,心中触动。
她也好想回家。
压下翻涌的情绪,她慎重道:“你可真想清楚了?此去山高水长,前路茫茫,未必就比留在大爷身边容易。”
翠荷重重地点头:“我想清楚了!
再苦再难,也好过为人奴婢,生死不由己。
只是……”
她脸上泛起难色,羞愧地低下头,“姑娘的大恩已如同再造,我本不该再开这个口,可我实在身无分文,寸步难行,您能否…能否借我一些盘缠?日后若能安稳,我定数倍报答姑娘!”
石韫玉心中五味杂陈。
她自己亦是自身难保,如同泥菩萨过江,攒下的那点银钱,是她预备着赎身和急用的,并不多。
但想到翠荷若没有盘缠,恐怕寸步难行,甚至可能被迫再次卖身,最终还是狠不下心肠。
她安慰自己,反正也不一定能出了顾府,不如先帮帮眼前这可怜姑娘。
银子可以再攒。
她从袖袋里摸出一个小钱袋,里面是她攒下的一些碎银子,倒出来一捧约莫十几两,放到翠荷手心:“拿着,仔细收好,莫要让人看见。
扮成男子再出府,打听个可靠的商队搭伴走,路上千万小心,莫要轻信他人。”
翠荷捧着掌心的碎银,眼泪落了下来,又要下跪,被石韫玉一把拉住。
她用袖子抹掉脸上的泪,把银子塞衣襟里,用力握住了石韫玉的手,“姑娘的大恩大德,翠荷永世不忘!”
安抚好翠荷,石韫玉整理了一下心情和衣袖,转身回到屋内。
顾澜亭已用完了早膳,正端着一只定窑白瓷茶盏,慢慢饮着里面澄澈的茶汤,目光望着窗外庭院中那几株残败的海棠,不知在想些什么。
“如何?”
他并未回头,懒洋洋问了一句。
石韫玉福身,恭敬回道:“回爷的话,奴婢问过翠荷了。
她感念爷的救命之恩,但心中思念家乡亲人,恳求爷开恩,准她恢复自由身,出去寻亲。”
她刻意略去了盘缠一事。
顾澜亭似乎并不意外,放下茶盏转过身,对候在一旁的元喜吩咐:“去,带她到府衙,找户房的书办,把她的奴籍文书消了。
再支十两银子给她做盘缠,让她自去便是。”
石韫玉愣住了,没想到他不仅爽快答应,还主动给银子,与昨夜笑面虎、强横霸道的形象大相径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