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刘娥和太妃杨氏垂下珠帘,遮住整个人召见杨宗谨。
杨宗谨也是第一次能够隔着珠帘,奏对太后和太妃。站在门外,很有礼貌的行跪拜大礼。在得到太后的允许,站起身来。双手垂立,低着头,不敢看太后和太妃。
太后道:“杨宗谨果然礼貌,没有丝毫的不敬。”
这话里毫无夸奖的意思。
杨宗谨也听出来了,只当没听见的从耳朵里过。
郭槐却很不高兴,喝道:“杨宗谨你怎敢如此无礼,还不谢太后夸奖!”
杨宗谨皱眉道:“太后所说都是事实,何来夸奖。如果不是事实,臣只能知罪,请太后知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郭槐没料到杨宗谨如此难缠,就要出口呵斥。
却听太后道:“平身吧。哀家又没有你说的那样心胸狭隘,不要为郭槐的话而感到不悦。”
杨宗谨又起身。
郭槐这下安静下来。
太后又问道:“哀家命你彻查寇珠之死!到底查的如何?”
杨宗谨刚要开口。
太后又道:“哀家还听说你去了宸妃妹妹的冷宫,到底又是为什么?”
连续两个问题,说话的口气都是大权在握之人的不容置疑的口气。
杨宗谨回道:“经过仔细的查证,秀玲可能是被冤枉。而寇珠之死另有隐情,但八贤王的清白没有问题。”
“哦?”太后冷声道,“秀玲自己承认杀了寇珠,为什么叫另有隐情?如果寇珠之死真的另有隐情,那么八贤王真的清白吗?”
杨宗谨回道:“其一,八贤王的事情有人证和物证为支撑,就算是秀玲之死十分的可疑,也与八贤王无关。其二秀玲死的蹊跷,还有秀玲那天所作所为还有待查证。其三,臣之所以去见宸妃,正是查秀玲的案子。”
条理清晰,让太后也不得不称奇。
太后道:“既然如此说,那就暂时到这里吧。如果再任由你在宫中行走,非得惹出不少的事。”
杨宗谨立马意识到太后这是及时止损,果断的解下腰间的免死金牌。然后道:“太后懿旨,臣自然要遵从。只是寇珠被杀、八贤王被囚、秀玲又被杀,这一桩桩一件件震动朝野。”
“如果太后执意不查下去,民间可就不只是传‘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是越传越凶。”杨宗谨跪道,“臣肺腑之言,请太后明察。”
“这……”太后一时语塞。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