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谨既然决心要彻查庐州当地的粮仓,当然得从最大的粮仓开始查起。而上次被杨宗谨拎着去偷听粮官「唠嗑」的大粮仓守官已经被贬职,新任的守官名叫于连升。
等杨宗谨抵达大粮仓时,于连升主动上前自我介绍道:“末将于连升,见过提刑大人。”
对于大粮仓换守官,杨宗谨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不换才是奇了怪。
杨宗谨见这个叫于连升的人,待人颇为热情,心中敌意更大,脸上却笑道:“守官可愿意带我去粮仓查看?”
“提刑大人这话说的,您虽然不是我的上司,但是现在负责赈灾粮食,在下怎敢有丝毫推诿。”于连升这话说的漂亮,绵里藏针。
他嘴上说,你不是我的上司,其实指的是你无权指挥我。
杨宗谨立马意识到自己遇到个硬茬,但明面上还是要过得去:“既如此,请守官在前面为本官带路。”立刻摆出一副官架子,直接给于连升一点压力。
于连升不为所动,依旧笑嘻嘻的在前为杨宗谨引路。
古代的粮仓是一个个独立成库,从外表看上去像火箭。再在外面筑起土墙,防止出现劫匪。在古代粮食硬通货,因此说守粮仓的都是精兵强将,也不为过。
杨宗谨对此很清楚,因而对于连升也十分客气。
万一他一怒之下来个瓮中捉鳖,那可咋办!
一连巡查了好几个小仓库,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杨宗谨夸赞道:“守官果然了得,竟然把偌大的粮仓管理的井井有条。”
“谢大人夸奖。”于连升道,“下官是沾了上一任的光,不然也难过得了大人的法眼。”
这句话说得漂亮!
看似是在维护上一任,其实是在维护他自己。一旦出了事,就可以甩锅给上一任。
如果上一任干的很糟糕,那么你作为新一任到底在干嘛!
这个逻辑成立,说明于连升是个有脑子的人。
杨宗谨再次感到于连升的棘手,便故意问道:“请问这粮仓每一天进来多少?出去又是多少?”
于连升回道:“这下详细的数字,下官也一时不能给出。大人可以查一下我粮仓的账本,便知详情。”
“账本呢?”
“回大人的话,仓司潘中岳大人因响应朝廷诏令,特让下官把账本拿去细查。眼下这套账本,不在下官手中。”
杨宗谨猛地回头看着于连升,却见他把头抬得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