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破绽。
次日一早,杨宗谨终于缓过劲儿,在李兴的伺候下早早的起床。
穿戴整齐后,来到前厅。
见到李迪以及被押在正中的王二,忙上前向李迪行礼问安,然后坐在厅内一侧。
李迪道:“王二,杨宗谨现在就在你面前,你们可以当庭对质。”
王二没好气道:“哼!杨宗谨是你女婿,你自然偏袒与他。我请求中间人来评判此事,而不是你们这样私自审问。”
思维清晰,有来历!
李迪和杨宗谨对视一眼,问道:“你要说来为你和杨宗谨这桩公案做裁判?”
王二道:“自然是朝廷里的丁相,他公正睿智,一定会为小人做主。”
口气倒是不小。
李迪叫道:“不行。你身为一介草民,遇事只能找到开封府而不是我大宋堂堂一朝宰相。”
王二冷哼一声,叫道:“谁人不知府尊是你的同年,恐怕难以公平行事。”
杨宗谨听明白了,这个人是有备而来。
既然对方是有备而来,肯定有后手。
这时,府外下人来报说:“丁相到府拜望。”
丁谓到底是朝廷百官之首,如果不接待,有失礼数。如果接待,肯定是为王二之事出头。
李迪拿捏不准,扭头看向杨宗谨,征求他的意见。
杨宗谨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点头同意出去迎接丁相,了解这桩扑朔迷离的公案。
古代官宦人家在建筑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特别讲究尊卑有序。大门一般不开,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场合才会选择性打开。
丁谓已经到了李府前,在西角门落轿。
李迪和杨宗谨出门迎接,远远的看见丁谓如一棵苍松挺拔伫立在门口,给人一种苍劲的感觉。
“参见丁相。”
“李相多礼了。”
“卑职杨宗谨,参见丁相。”
“请起。”
地位不同,连回复的口气都不同。
在李迪的引路下,丁谓从西角门走进李府。
杨宗谨随行。
丁谓道:“本相突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