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汴梁城街头,人潮窜涌,一派盛世繁华。
杨宗谨穿行其间,脚步却说不上轻快。
他自从破解了所谓施州古国,以及南唐宝藏之谜,便被皇帝调回京城。不久后,李媗之和朱茜分别为他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杨惟忠,小名谷儿,女儿名叫杨惟谓,小名朵儿。
成为父亲的杨宗谨发奋图强,终于在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被仁宗皇帝御笔钦点为京畿路提点刑狱公事,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提刑官。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各种冤假错案,而是忙不完的应酬。不仅是自家的应酬,还有李家的应酬。
岳父李迪此时还在河南任上,作为他的女婿,杨宗谨必须到处走动。一来二去,是疲于奔命。
这不,陈尧佐之弟陈尧咨接替陈尧佐担任权知开封府尹,作为同僚和以后经常要合作的对象,杨宗谨又去他家贺喜。
回来的时候,杨宗谨嫌轿子颠簸,便下了轿子,自己走路回家。
正是六月,气候宜人。
杨宗谨觉得多走走,有助于身心健康。
李媗之随行在侧,见杨宗谨没有了前面表现出的忧愁,便打趣道:“夫君还真是劳碌命,坐不惯轿子,非要走路。”
杨宗谨哈哈大笑:“这些年东奔西走,也没觉得轿子或者马车有多么糟糕。反而是这些年待在京城,时间长了,人也就变懒了。如今有机会多活动,也是好的。”
“有道理。”李媗之见杨宗谨高兴,也就不和他争长短。
夫妻俩有说有笑的,走到河边,忽然听到有人呼叫:“来人啊,有人跳河了!”
杨宗谨和李媗之听了,赶紧循声奔过去。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围观百姓,他们挤不进去。
只听有人道:“哎呀,这是谁府上的丫鬟?怎么就自杀呢!”
又有人道:“好像是附近李员外家的小红!”
“对对对,就是小红。”
杨宗谨在外面听了个寂寞,啥有用的消息都没有。只能看到人的后脑勺,结果里面啥情况也看不到。
李媗之拉了拉杨宗谨的胳膊,说道:“夫君,既然是自杀,自有开封府审理。如果有冤情,也会到你提点刑狱司,大可不必在这里围观。耽误时间久了,妹妹和孩子们都会担心的。”
杨宗谨本来还想凑热闹,见实在是挤不进去,只好点头同意。
恰在此时,一身锦衣的青年男子哭哭啼啼的来了。嘴里喊着“小红”,死命拨开挡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