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也是当初困扰叶明盛的一个大难题,后来在和崔绍,古三思等人的商议下,叶明盛也是决定放宽一些标准,尤其在忠诚度方面,毕竟奉武军初来乍到根基尚浅,所以一上来就赢得大家的忠心,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叶明盛就将标准从忠心于奉武军,下降为了不反对奉武军,愿意配合奉武军军的各项工作。
所以在这样的标准下,当年还是常山下面一个县令的刘德宝便是立刻脱颖而出。
刘德宝因为自身比较清廉,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财产,在当时乌烟瘴气的幽燕G场上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但也同样如此,让他没银子给当时的布政使送礼,所以在当时讲究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踏步,又跑又送,提拔使用的幽燕G场上,他是没有什么升G空间的,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在县令的位置上干了十几年都没有升G,甚至说如果不是当地的老百姓爱戴他,他这个县令的位置都要被人顶替了。
所以说这个刘德宝对赵复渠治下的幽燕是有一定怨气的,所以在当时赵复渠败走,叶明盛率领奉武军到来的时候,这个刘德宝态度是比较积极的,是常山地区第一个开城门迎接奉武军的县,为此,刘德宝也是在当时的幽燕G场上遭受了一些非议,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卖主求荣············
对此刘德宝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解释,他认为自己做的是大周的G,不是赵复渠的G,而叶明盛虽然和赵复渠交战,但同样叶明盛也是打着大周的旗号,是大周朝廷正式册封的将军,不是罗卑人契丹人这样的异族。
为了保全百姓不受战火涂炭,他刘德宝开城门迎接奉武军不是什么卖主求荣的事情!
对于刘德宝上的解释,当时的幽燕的一些G绅们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刘德宝这样说就是给自己卖主求荣找借口,而叶明盛却是非常欣赏刘德宝这样一个态度,所以在了解到刘德宝为人比较清廉,在当地的口碑也比较好后,此外当时的常山知府也是因为大清扫被抓了,所以叶明盛也是当机立断直接拍板认命了刘德宝为常山知府!
在任命刘德宝为常山知府后,叶明盛也是对此大力宣传,将此项任命当做自己信任幽燕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就这样刘德宝就一直在常山知府的位置上干了下去,最近这些年叶明盛逐步将打天下转移到了发展上,刘德宝作为常山知府的一些弊端也是暴露了出来,科举出身的刘德宝,思想上是比较僵化迂腐的,他对商业态度非常冷淡,觉得商人逐利都不是什么好人,刘德宝这样一个态度,也是导致常山的发展在整个幽燕是趋于末尾的。
不仅如此刘德宝对朝廷的一些大Z方针也是颇有微词,觉得他甚至私下里说过,现在的朝廷不尊孔圣,唯利是图,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铜臭味!
他还说过当今陛下把经济银子看的那么重,那还要什么科举,直接谁有银子多谁就当G,谁的银子最多,谁就当皇帝这样多好?
对于刘德宝这样大不敬之言,如果是其他皇帝听了去,恐怕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