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继续诵经礼佛··············
··············
··············
与此同时,御书房
叶明盛正在看着手中古三思呈上来的奏本,心中也是不断想着科举的事情。
科举是国家的大事,本来按照规则应该是乡试,院试,殿试,一步一步科考,将有才能的人遴选出来,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是因为大周末期,各大藩镇相互攻打,秩序混乱,包括叶明盛在内各大都忙着打仗,哪还有时间精力去弄科举
所以科举这件事情已经停了快十年时间了,叶明盛创立大乾朝以来,就想要恢复科举!
恢复科举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要说简单,目前的大乾已经一统天下,尽管还没有达到叶明盛预想中的盛世景象,但Z通人和四个字,叶明盛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治安也还是比较良好的!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恢复科举就是叶明盛一道命令的事情!
但要是说恢复科举这件事情说难也难,毕竟叶明盛不想要继续那样公式化的八股文,不想要遴选出来的都是那些儒生!
对于儒家思想这种深入中原人骨髓的想法,叶明盛的感情是复杂的!
儒家思想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好的统治工具,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但是叶明盛深知传统的这种儒家思想,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所以叶明盛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叶明盛也想要将这个想法,体现在大乾朝的第一次科举上···········
叶明盛没指望自己一次科举就彻底改变一切,所以叶明盛没有大改,八股文依旧是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叶明盛想要加了一些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农学的知识。
但是这个想法遭遇了阻碍,以翰林院为主的清流对此意见很大,表示天工开物这样的书籍,不过是奇淫巧技而已,如何能够跟圣人之言相提并论?
他们这些读书人,不钻研圣人经典,去研究那些奇淫巧技,岂不是有辱斯文,传出去朝廷颜面何在?
除了翰林院外,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也是纷纷上书劝谏,其余各部虽然也有反对声音,但反对声音没有都察院,翰林院高!
如果仅仅如此,叶明盛可以力排众议强推!
但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不仅是朝堂上有人反对,民间也有人反对,而且实际上民间人士反对程度,比朝堂上这些翰林院学士,都察院御史反对的更加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