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受到当今官家推崇,使其地位高于宰相,且下诏太师入朝,宰执起肩舆,可谓是风光至极,国朝以来,人臣从未有如文彦博者。
而张方平,作为和文彦博一样,从嘉佑时代走过来的宰执。
同时,也是文彦博的对头。
政治地位,随之迅速抬升。
先以元老,国家股肱、社稷老臣的名义,慰留京师。
旋即,落宣徽南院使,进拜彰德军节度使,授予节钺。
然后,又以‘彰德军节度使张方平,国家宿老,先帝股肱’的名义,命宰执等商议国事,备询于张方平。
这就是给了监督都堂决策的权力。
虽然这权力很缥缈,可,哪怕是做做样子,宰执们也必须尊重这位致仕元老了。
然后就是拜其为‘判元祐字典编纂使’。
与之搭档的,是现在在场的时任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
而至今,邓润甫依然兼着提举元祐字典书局的差遣。
并且,邓润甫非常清楚这是他最重要的差遣!
重要性可能还在其尚书左丞的执政身份之上!
此乃宰相的敲门砖!
张方平的地位再次攀升!
现在,张方平基本上就是明牌的文彦博反对派。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这就是宫中为了制衡文彦博而选择的老臣。
大小相制,异论相搅嘛。
大家都懂!
而文彦博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八月,太皇太后坤成节,文彦博费尽心机,将留守河南的冯京运作回京。
而冯京回京后,就借口要侍奉丈母娘周国太夫人晏氏,赖在京城不走了。
随后冯京就在文彦博的帮助下,参与到了元祐字典书局之中。
并在九月中旬,正式以保宁军节度使落留守河南府并致仕。
然后,以保宁军节度使同判元祐字典编纂使。
名正言顺的跳到台上,和张方平打擂台。
此事,虽然看上去是文彦博赢了。
然而文彦博费尽心思,将冯京弄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