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吴东家!现在百仞、博铺各个庄子上用的长工、短工这么多,倒是可以多种些红薯――这样顿顿给长工们吃米饭,有点亏了。其实米和薯丝一半对一半,量上面多给半碗,再给点咸菜咸鱼的,已经是农忙的伙食了。很省粮食的。”王田很热心的提出了建议。接着他又把自己给地主当“打头”的时候学来替东家省钱的招数一一向吴南海献宝。
吴南海的脸上掠过一阵复杂的表情,从好的一面看,这说明王田有“忠心事主”的意思,从坏的一面看,王田的行为和“汉jiān”也没什么不一样。吴南海过去常听人说过:外国人到中国来,原本是老老实实的,都是一群讨好的“汉jiān”给带坏。虽然偏颇,却不无道理。
“这个,再议,再议。”吴南海硬不下这心肠。
王田见吴南海脸上yin晴不定,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话,闭口不言了。
吴南海想了一下,问:“你说一亩才能收千把斤?”他不信。这东西他下乡实习的时候就知道,农民随便种种也能收二三千斤一亩。
王田说:“也就第一年能收二千多斤,然后一年比一年少了。少得只有仈jiu百斤的。”
“不可能吧……”
法石禄却点点头,提醒他:“病毒感染。”
“对,对,我居然忘记了。”吴南海一脸惭愧。这是很基本的知识,他居然忘记了一干二净。
红薯,也包括马铃薯之类的薯类作物,长期采用无xing繁殖,在生长、储存过程中会感染多种病毒。病毒会在薯块或者薯苗内不断累积,引起种xing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大幅度下降。减产幅度在30上。
1957年秋收时节的,山西洪洞县搞出了当时全国第一的红薯“高产量纪录”:马牧乡汾明农业社红薯亩产量5510斤。
红薯亩产五千斤,在21世纪已经不算稀罕事了――新品种高产脱毒红薯,jing心种植的话,第一年产量不会低于一万斤。但在1957年就已经是全国第一了――这全国第一还多少有些水分。红薯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产量也并非高得离谱。
迄今为止,农业上还没有高抗病毒的红薯品种,也没有防治病毒的特效药剂。唯有采用脱毒技术才能防治病毒病、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
现代的农民,无需自己留种制种,全部由专业种子公司包办,吴南海下乡去实习,看到的、种植的、谈论的,都是脱过毒的红薯种苗,他只需要考虑什么样的土壤和气候配合哪一种薯苗就可以了,自然想不到还有这层。
即使是专门脱过毒的红薯,种植三四年之后也会再度感染而退化。如何脱毒,则是一项专门的高科技。法石禄对如何在本时空解决这个问题,考虑过多种方案。还带了一套专门用来脱毒的试验室设备。
穿越者的第一批高产脱毒红薯是在1628年的十二月种下的。一般在四季分明的地区,红薯都是在2月开始育苗,4月移栽,8月收获。临高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