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五十三节 造币工艺

第五十三节 造币工艺(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重生女躲病娇?我直接驯他当狗! 惊悚片生存守则 洪荒从几何倍增幅开始无敌 唯神:重启之灾 开局侍奉龙母,驾驭万龙吞噬诸天 御兽:开局一间训练屋 合欢宗:从照顾师弟道侣开始修仙 我有一座混沌监狱苏昊 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 离石游记

p;在座的人谁也没有在造币厂干过,不过铸币的大致流程还是知道的。严格说起来现代铸币并非“铸”出来的,而是“冲压”的产物。它实际上是用金属板材在钢模上用冲床冲压制造出来的。是“冷加工”。所以份量准确,花纹精美。

    现代铸币出现前的银币,无论中外都是“铸造”出来的,是一种“热加工”。包括在本时空大量流入中国的的西班牙银元:十字盾徽cob实际也是铸造出来的。不同的是中国铸币上的花纹字样是模具直接铸造的,而欧洲铸币大多先铸造出银饼坯,再用硬模敲打压制出图案,俗称“打制银币”。

    因为cob是打制银币,虽说成色重量有一定之规,但实际铸造过程中。偷色减重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这一点与中国的银两比较类似。故而cob到中国近200年的时间一直按银块称重的方式流通的,并没有起到计数银币的作用。元老院在战争和贸易中收到过大量的cob。来自大明的商人支付的银两中很多都是cob被切割成碎银使用。

    一直到18世纪,来自西班牙的机器冲压的地球双柱币流入,因为成色形制标准,图案精美,携带方便,正反面的凹凸图案和压制的“花边”使得过去“剪边”、“磨屑”的舞弊手法受到极大限制,银币重量有了保证,完全可以按枚计值,毫不夸张的说,银元能在乾隆年间取代秤量碎银成为沿海地区记账标准,地球双柱在华的大量流通有着开启鸿蒙的功劳。

    程栋之所以力推机制银币,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到地球双柱在华流通的成功:民间并不是没有对计数银币的需求,只不过是条件不具备而已。地球双柱币纯粹靠着商业流通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机制银币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财政省拿出的铸币方案是铸造三种银币。分别是一元、半元和四分之一元。同时发行等额的纸币。小额辅币全部发行纸币,以分为单位,发行10分、5分、2分、1分和半分。一元兑换一百分。

    之所以要发行半分辅币,主要是考虑到市面上的白银一两兑换的钱数高达几千文,即使是属于“好钱”的宋钱或者永乐钱,兑换率也得七八百文。1分的价值太大就会难以担负起小额辅币的作用。

    作为基准货币的银元一元,由银87.5%,紫铜12.5%的合金冲压而成,每枚重量27克,直径31mm。尺寸成色和旧时空在中国广泛流通的地球双柱、袁大头、墨西哥鹰洋大致相同。

    至于半元和四分之一元,尺寸相应缩小之外,含银量也同比下降,半元和四分之一元的含银率减为60%。

    之所以辅币的含银量较低,是因为辅币的铸造成本除去币材本身之外,和一元相差无几。但是流通价值却打了折扣。

    用作铸材的白银和紫铜,均由临高的有色金属冶炼厂使用电解法冶炼出来得99%纯度的材料。以确保铸币的成色调配准确。

    “这个比例和尺寸倒是没什么问题,”负责开模的梁信说道,“不过模具怎么处理?我没搞过钱币的模具,这个图案挺复杂的,虽然不算微雕,可是也够小的……”

    桌面上是由学艺术的元老绘制的银币的图案。正面是“壹元”楷书,环以麦穗图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