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父皇,是儿臣自己熬制的。”
赵德昭的坦率回答让赵匡胤兄弟一楞,然后赵匡胤又惊讶问道:“你会熬白糖?熬出来的白糖,还比海外进贡的白糖更好?”
“回禀父皇,事情是这样。”赵德昭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大概是两三年前,儿臣在开封城中游玩,在一个书滩上,儿臣无意中看到了大唐时期的一本旧书残卷,上面记载了一种熬制白糖的方法,还是大唐名臣王玄策从天竺带回来的熬糖技法,也把这种技法记到了心里。”
顿了一顿后,赵德昭又表情诚恳的说道:“在此之前,儿臣只是对这种技法将信将疑,并没有试过用这种办法熬糖,但是前些天父皇突然赐给了儿臣一些吴越国来的本土白糖,因为看到那些吴越白糖的品质远远不及海外白糖,儿臣就突然回忆起了之前看过的那本前唐旧书残本,然后出于一些原因,儿臣便尝试着用那本书上的技法熬糖,结果就熬出了这种连海外白糖都难以企及的白糖。”
“还有此事?”赵匡胤将信将疑。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倘若父皇还是不信,儿臣斗胆恳请父皇驾临儿臣的住所,亲手熬糖给父皇看。”
赵德昭回答得一点都不含糊,结果见儿子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赵匡胤也只好选择暂时相信,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将此事禀报给朕?又为什么要安排你家里的宦官出面,谎称说这些白糖是海外贡品,偷偷卖到民间?”
“回禀父皇,因为儿臣想要牟取暴利!赚到大钱!”
赵德昭回答得更加理直气壮,滔滔不绝的说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儿臣在前朝古书上看到的那种熬糖技法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到了普通人都能一看就会的地步,所以儿臣如果大张旗鼓的公开此事,那么要不了几天,市面上就会出现无数这样的白糖,把价格拉到最低。”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为了让这种白糖能够卖出高价,赚到暴利,儿臣就故作神秘,让家里的宦官打着盗卖贡品的旗号,把这些白糖悄悄的以高价卖到民间,结果也正如儿臣所料,有了皇宫贡品的虎皮做大旗,再加上这种白糖的品质前所未见,儿臣每卖一斤白糖,都能够轻松得到两倍以上的利润!”
还是当赵德昭说到这里时,一直都在极力忍耐的赵匡胤才重重一拍桌子,怒喝道:“亏你还有脸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身为皇子,高价卖糖与民争利就算了,还谎称贡品招摇撞骗,败坏皇室名誉,成何体统?”
不知道为什么,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兄长发飙,恨不肖侄子恨得蛋疼的赵光义不仅没有心中窃喜,还下意识的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暗道:“兄长,用不着生气,你的这个缺德儿子既然敢这么做,就一定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和赵光义预料的一样,面对着便宜老爸的怒火,赵德昭不仅没有半点的惊慌恐惧,相反还神情镇定的反问道:“父皇,儿臣斗胆反问一句,不知父皇可曾记得?儿臣曾经对你说过,当初在州桥之上看到契丹胡商横行不法,对他们恨之入骨,可是又拿他们毫无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