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娱乐作品不怕政治不正确,就怕无聊。大家和和美美一团和气,没人犯错,没有竞争,没有冲突,个个完美无瑕亲亲热热,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挨骂,但也不会有多少趣味。就像勾兑合宜打成糊糊的软烂饭食,不咸不淡不硌牙,人人都能下咽,对健康也无害,但不会有人喜欢一直吃这东西。
无论宫斗剧宅斗剧如何被批判,也不能不承认,看着角色们刺激的竞争、激烈的冲突,你来我往的算计,成王败寇,兵行险招,借力打力,为了一点点利益或立场斗得你死我活——这样的情节,能极大刺激观众的感观和心情,调动观众的兴趣。宫斗宅斗剧是如此,谍战剧,权谋剧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卫王朝》《三国》《天半》和《云倾记》,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人斗人,派斗派,胜者通吃,败者食尘。生为凡人,犬儒牛马,平淡一生;在虚拟的作品中体味斗争的快感,是观众永不更改的精神需求。
[表格截图]
[注:如图,十大长尾剧集中,两部宫斗宅斗剧,四部权谋斗争剧]
平昭公主这一角色争议很大,到现在还在吵。她到底是废物还是英主?到底是屠龙者还是恶龙?弑父杀亲是否过于残忍?是不是比她的父亲还漠视人命?许许多多问题争论不休,这也就意味着她仍在给叶千刀贡献源源不绝的话题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千刀的发家始于平昭公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粉丝不虐,只留三月。这是一条铁律。从沉没成本效应的角度来解释,沉没成本越大,越难割舍。时间、情感和精力的沉没也是成本,而且比看得见的金钱成本还要可怕,还要庞大,还要吓人。若我喜欢的是好的,则我是高尚的,正确的,高贵的;若贬低我喜欢的东西,便是贬低我。为了反击这种贬低,便要竭尽全力证明我喜欢的是好的,因此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对抗——这就是虐粉的原理。
叶千刀深谙这条原理。平昭公主从出场起,全网骂声一片,看似让叶面肥受尽了委屈,其实让她吃尽了红利。
[这等大事,容后再议.jpg]
喜欢平昭公主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和优越,便不得不竭力褒扬平昭公主,顺带也就褒扬了叶面肥。叶某人刚刚形成的粉圈,一出生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史诗级大拉练,有利于新粉、散粉、剧粉的直接转化。在粉丝新生时期就直接对抗全网责骂的圈子,娱乐圈屈指可数。
再加上《云倾记》拍摄较为细腻隐晦,叶粉为了与人辩经争论,不得不自发学习剪辑、口播、解说、对比切片、写小作文分析文等手艺,直接锻炼,或者说拔高了粉丝的整体素质(我指的是追星方面的素质不是为人方面的素质,众所周知液粪没有素质可言)。圈内许多208w粉丝眼红叶圈有许多擅长剪辑和写文章的大手(厉害人物),其实都是这时期打下的底子。
[截图:叶初粉丝剪辑产出数目与其他艺人对比]
到最后,平昭公主形象逆转,全网翻盘,极大地满足了这批粉丝的爽感和成就感。逆风局打赢的爽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这时叶千刀又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表达对平昭公主的感谢、喜爱和支持,类似于一种奖励机制,让叶粉感到“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见”。遂一下子水到渠成,巩固了新生粉圈。
[叶初微博截图.jpg]
平昭公主为叶千刀的粉丝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这时起,液粪后来的疯魔,已经可见一斑。
接下来便是《萧凤阙》系列。由于杨唤宜自己作死,叶千刀捡了漏,成为这一系列的主角。《萧凤阙》系列主要起到一个固粉作用。作为传统武侠这一门类的主角,萧凤阙人设堪称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