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里蹭热度,还是在剧外蹭热度了。
人在内娱飘,大家都是互相蹭来蹭去的,随他去吧!
商叶初扯了扯嘴角,敲下了批复:
“当前方案可行。
从公司挑两个和庄笙、吴佳宁差不多外形条件的艺人,准备做替补。
外形漂亮最要紧,其次是配合度高。
表演能力可先搁置。
一旦出现耍大牌、不服从导演之类的事,立即启动替补预案。”
情景喜剧不需要什么高级的演技,再者说,导演也可以慢慢调教。
还是听话最要紧。
商叶初第一次出品的剧,可不想看到什么戏霸刺儿头。
编剧一栏只有简晓君一人,对此商叶初还是满意的。
季扒皮确有种种黑心之举,但青凭娱乐至少在目前,做事还是比三驾马车磊落多了。
至关重要的导演,也是青凭娱乐从崇山传媒吸收来的新将。
崇山传媒纵横业内十几年,家底子还是厚的。
这下都姓季了。
如果可以,商叶初很想亲自回横市考校一番《幸福街外传》的人马。
可惜不成。
《天君》的拍摄周期极长,差不多要五个月左右。
再加上后期补拍几乎需要随叫随到,掐指一算,商叶初有一整年的档期都要奉献给《天君》。
这种情况下,别说回去考察了,就连参加六月份的星汉奖颁奖典礼,都得跟绍光济请假。
拍摄到五月,商叶初在剧组终于有了些空闲时间,不必像前段日子那样忙碌。
连轴转习惯了,骤然闲下来还有点不适应。
看看人家绍大导演,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从开拍开始,绍光济每天都保持着十二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
最近一个月更是夸张,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天君》的主演团队有时私下聊天,都在惊叹导演恐怖的精力。
绍光济今年四十多岁,早就不是能在网吧通宵七天七夜的大小伙子。
这种玩法,真是有点不要命的意思。
导演的态度感染了剧组。
《天君》最初组局之时,大家都是抱着上班的态度来的。
凡事都按照绍光济制订的行为准则手册,照本宣科做完也就是了。
现在,众人在工作之余,也会帮剧组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检查检查道具,清点清点服装,定期查查消防设施,提前去现场踩点什么的。
都是容易忽略的小事。
却能在细节处提升电影质量。
商叶初身为主演,更需要做出表率。
这些日子,光是请剧组喝奶茶吃加餐,就撒出去五十多万。
自掏腰包补服装补细节之类的花销更是数不胜数。
实际上已经跟倒贴钱演电影没差别了。
路弘毅等人没有商叶初这么人傻钱多,但在另外的地方出力不少:剧组有不少外籍演员,中文水平堪忧,交流相当吃力,对“演技”
的理解也与剧本需要大相径庭。
卢卡斯和肖恩就经常把欧美影视剧里那种噘嘴瞪眼的夸张式表情搬进表演。
妮娜·梅尔的表演则带着些歌舞片风味。
这些都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表演习惯,却和《天君》基调不符。
绍光济只有一个,又不能劈成八瓣使用。
商叶初怕把他累死,那《天君》这部电影就成遗作了,说出去不太好听——便带头联合几个华国主演,几番商议,自结成了一个互帮互助小组,帮着这群歪果仁矫正表演风格。
最初商叶初带的是妮娜·梅尔。
但很快就放弃了。
原因无他,二人关系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