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叹计划的电影爱情三部曲,其中《莫娣》已经上映,《怦然心动》杀青,只剩下《情书》还没有着落
前些日子,他把《情书》的剧本再次进行了修改,随后便在公司内部启动了这个项目
原本,他的计划是和库城影视一起合作至片,但是现在打算由小红马影视独资至作
项目启动后,首要工作便是搭班子找主创人员,先要确定导演和至片人
张叹是编剧出身,做过导演,现在是公司老板,一部电影从创意到至作,几个重要环节他都经历过,唯独没有做过至片人
这次他便打算亲自来做至片人,争取把电影的所有环节都摸头他的首要工作是找一位导演有能力的导演很多,但是适合《情书》的不多
张叹想来想去,列了一份名单,写了三个名字从上到下,是优先次序摆在最前面的名字是郑永顺
这个导演50多岁,是国内文艺片的达扛把子似的人物,拿过许多电影大奖
张叹觉得对方是最合适的人,他托人当中间人,和对方联系上,然后亲自登门拜访
郑永顺住在粤州,张叹和对方约了时间后,坐飞机赶了过去,早上六点的飞机,上午九点便到了约定的茶餐厅
他们约了一起吃早餐
郑永顺高高瘦瘦的,戴一副眼镜,性格有点慢吞&34;舟车劳顿,先填饱肚子&34;张叹笑道:&34;刚好饿了&34;说完,也不客气,大口吃起桌上的虾饺和云吞面
郑永顺看起来不喜欢吃饭的时候聊工作,只和张叹聊了点家常等吃完后,才带张叹来到一家茶楼,要了一壶君山银针,聊起了项目
&34;郑老师对《情书》的剧本有什麽想法吗?&34;张叹问道
&34;我看过了,很好,我们开门见山说,我很愿意接手,但就是,我要有改编剧本的权力&34;
张叹顿了顿,问:&34;您对剧本有不满意的地方吗?&34;&34;不是不满意,而是我觉得可以更好,比如……&34;
张叹耐心听他讲述,相互探讨,但是却发现两人越讨论,分歧越大,也越多
谁也无法说服谁
郑永顺不说了,张叹也沉默,端起身前的茶杯,把茶一饮而尽,起身告别
郑永顺目光闪烁,想说什麽,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客套地说了一句慢走
张叹离开茶楼后,立即返回了浦江,有点可惜,郑永顺是谈不成了,双方在至作理念上存在分歧,如果给他改编剧本的权力,张叹猜测拍出来的就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味道的《情书》了
他接着联系第二位导演,电话沟通时,他便发现,和对方在创作理念上达不成一致,所以也告吹了
第三位导演叫谢灿红,是一位女导演
张叹找到对方时,是在一家酒店,她刚刚参加一个酒会,听闻有人找,匆匆出来见面,却发现竟然是张叹
&34;找我拍电影?什麽电影?&34;谢灿红听了张叹的来意,十分的吃惊&34;叫《情书》,您看看剧本&34;张叹把打印出来的剧本递给她
谢灿红却只是看了看封面的名字,没有接手,而是问道:&34;你知道我今天来这里是做什麽吗?&34;
&34;听说是参加酒会&34;
谢灿红点点头说:&34;是啊,确切地说,是拉投资,我有一个电影项目筹备了好几年,一直没有足够的投资,今天才找到一个机会&34;
&34;那是拉到了?&34;
谢灿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34;我还没找到机会和那个老板谈&34;
张叹笑道:&34;那没关系,您先去忙,结束了我们再谈,我就在这里等&34;
谢灿红说:&34;要不你先回去,实不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