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三方势力的纠缠,鹿笙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体内两大金手指潜在的冲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无法安心。她驾驭星槎,选择了一处更为偏僻、连星辰残骸都稀薄近乎虚无的“空无之域”作为临时落脚点。这里能量贫瘠到极致,几乎没有任何探索价值,是践行“苟住第一”理念的绝佳场所。
星槎彻底静默,所有非维持基本生存的系统全部关闭。鹿笙盘坐于绝对黑暗的舰桥内,心神完全沉入体内。她没有急于再次尝试动用古碗或安抚黑莲,而是首先全力运转《弈天筹》,结合新得的《寂灭守望篇》中关于能量平衡的论述,开始构建一个精细到极致的“内视监控模型”。
模型以她的寂灭薪火道基为中枢,古碗和黑莲则被模拟为两个独立的、能量特性迥异的“外围模块”。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在模型中奔腾,模拟着各种能量交互场景。
“场景模拟一:古碗单独转化高阶废料(模拟对象:星核余烬)。黑莲处于半活跃状态。结果:黑莲异动概率87%,能量反噬风险45%。”
“场景模拟二:黑莲主动吞噬负面能量(模拟对象:影渊之力残留)。古碗处于待机状态。结果:古碗道韵被轻微侵蚀概率32%,转化效率预期下降15%。”
“场景模拟三:二者同时高强度运作。结果:道基崩溃风险率>99%。”
冰冷的推演数据证实了她的担忧。古碗与黑莲并非简单的工具,它们似乎都具备某种“成长性”和“排他性”,尤其是在涉及高层次能量转化时,这种冲突尤为明显。强行压制并非长久之计,如同公司里两个能力超强但互不服气的部门主管,一味压制造反而可能积累更大的爆发风险。
必须找到一个让它们“协同工作”的机制,至少是安全的“并行工作”模式。
她的注意力转向了《弈天筹》中更为深奥的“至宝培育”部分。这部分传承并非具体的功法,更像是一套关于如何理解、引导、优化各种先天或后天至宝成长路径的方法论和算法库。其中提到了“桥梁”与“缓冲”的概念。
“桥梁”,即寻找或构建一种能与双方都产生共鸣的介质,促成能量或信息的有限度、可控交换。
“缓冲”,则是建立一个中间层,吸收、过滤、平抑双方直接接触时可能产生的冲突。
鹿笙的目光落在了自身道基核心那缕摇曳的“寂灭薪火”之上。薪火,源于寂灭,却代表着生机与传承,其本质是“平衡”与“转化”。它既能与古碗的“转化”道韵共鸣,因其本身就蕴含创造与守护;似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黑莲的“毁灭”欲望,因其诞生于毁灭,却超越了毁灭。
或许……自身的寂灭薪火,可以成为那座“桥梁”与“缓冲”?
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她脑中逐渐清晰。不是强行让古碗和黑莲直接对话,而是以自身的寂灭薪火道基为“主板”,建立一个“薪火协议层”。所有通过古碗转化而来的能量,需先经过薪火之力的“净化”与“调和”,再输送给道基或用于滋养黑莲;同样,黑莲需要吞噬能量时,也优先引导其吞噬那些已经被薪火初步“驯化”过的、相对温和的负面能量或经过古碗转化的、剔除掉狂暴属性的纯净灵力。
这相当于在她的内部能量循环中,增加了一个由她自己完全控制的“中央调度系统”。
思路可行,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需要对寂灭薪火之力的操控达到前所未有的入微境界,更需要《弈天筹》提供近乎实时的、精准的能量流向调控算法支持。
她开始了极其枯燥且危险的尝试。首先,她取出一小块得自乱星礁的、能量惰性极高的“沉星铁”废料,投入古碗。同时,全力催动寂灭薪火,在古碗的能量输出端口与自身经脉之间,构建了一层极薄却坚韧的“薪火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