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陕西、重庆三地交界的大巴山脉深处,光雾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横亘在秦巴谷地的褶皱里。
这座山不是单峰独秀,而是由数十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连缀而成,主峰海拔25o7米,直插云霄,当地人叫它“龙头山”
,传说那是山神的头颅,终年被云海罩着,难得有露出全貌的时候。
在光雾山的腹地藏着数不清的峡谷,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两岸的崖壁直上直下,像被巨斧劈开。
谷底的溪流是活水,却总泛着墨绿色,水流撞击石头的声音在峡谷里来回反射。
这里的雾是出了名的“怪”
。
天刚亮时,雾是淡青色的,贴着地面走,大概到人脚踝的位置,带着草木的潮气。
到了正午,雾会突然浓起来,变成乳白色,十米外的树只剩个模糊的影子,说话的声音像被棉花裹住,传不出三步远。
若是遇上阴雨天,雾就成了灰黑色,沉甸甸地压在树梢上,连鸟鸣都被难以透出。
山里的老人说,这雾是“活的”
,会追人的。
你往前走,它就往前涌,你停下来,它就漫过你的脚背,等你回头看时,来路早被雾吞得一干二净。
原始森林覆盖了光雾山七成以上的面积,千年以上的古树随处可见。
最粗的一棵铁坚杉在燕子岩,要五个人手拉手才能环住它的树干。
树干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裂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洞里积着腐叶和雨水,据说早年有猎人在里面现过幼熊的骸骨。
原始森林下的腐殖层厚得惊人,一脚踩下去陷到膝盖,腐叶腐烂的气味里混着一种腥气。
就是这样一座山,藏着数不清的传说。
而所有传说的核心,都绕不开一个词——“山鬼”
。
当地人说不清“山鬼”
到底是长啥模,有人说它是浑身长毛的巨人,有人说它是披着头巾的女人,还有人说它根本没有形,只是一团会动的黑影。
这些传说并不全是凭空编造的,每一个都能在山里找到对应的痕迹,像崖壁上模糊的刻痕,像树洞里奇怪的骨头,像那些永远走不出去的岔路。
早在清光绪年间,光雾山脚下有个叫“乱石窖”
的村子,村里大半人都靠进山采药为生。
那时候的光雾山还没名字,村民都叫它“老雾山”
,意思是“老被雾气缠着的山”
。
村里有个叫王采药的老汉,是远近闻名的“活药经”
,啥草治啥病,啥时候采最有效,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那年秋天,王采药带着十八岁的儿子王栓柱进山采“七叶一枝花”
。
这种药在当时能治蛇毒,市价很高,但只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崖壁上。
临行前,王老汉的婆娘往他包袱里塞了三个玉米饼,反复叮嘱。
“见了太阳偏西就赶紧回来,别贪多。”
王老汉虽然嘴上答应着,却在心里盘算,要采就采够一年的量,好给儿子攒钱娶媳妇。
这对父子天不亮就进了山。
王老汉对光雾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带着儿子避开了容易起雾的低洼地,专走向阳的山脊。
栓柱年轻,脚力好,背着空篓子跑得飞快,王老汉在后面喊:“回来!
跟在我后面,踩着我的脚印走,别乱踩别处的土!”
“爹,为啥呀?”
栓柱回头问。
“山里的土有记性,你乱踩,它就记恨你。”
王老汉说着,从怀里摸出个红布包,里面是些谷粒,走几步就撒一把,“这是给山神爷的‘买路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