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一号的医疗区内,充斥着消毒液和能量药剂的味道。
k437躺在冰冷的诊断床上,任由数支机械臂搭载的探头在他身上扫描、检测。
l829被安置在隔壁的隔离舱,他的情况更糟,系统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不时会出无意义的电子嘶鸣。
ao站在主控台前,观看着从k437身上传回的实时数据流。
脑波活动、神经连接稳定性、逻辑核心负载率、情感模拟模块日志……所有数值都在“正常”
范围内波动,甚至比进入遗迹前更加平稳。
“生理指标恢复至基准线。
逻辑核心无结构性损伤。
情感模拟模块日志显示,在遭遇精神入侵期间存在短暂过载,现已恢复正常。”
医疗ai用平板的声线汇报。
ao的指尖在全息屏幕上轻点,调出了k437在遗迹陷阱触瞬间的神经电活动峰值记录,与之后他声称被“月影之种”
能量反冲时的数据进行对比。
“解释这两次能量冲击下,你的内部处理机制的差异。”
ao开口,声音如同冰冷的金属探针,直接刺向核心。
k437早已准备好应对。
他维持着平躺的姿势,目光看着天花板,声音不带起伏:“第一次精神入侵为直接意识攻击,目标为覆盖摧毁主体意识,触最高级别防御反应,导致系统过载。
第二次能量反冲为物理性质的能量排斥,防御系统将其判定为可承受范围内的环境冲击,采取缓冲与隔离策略,故系统负载较低。”
他的解释完美地契合了两种不同性质攻击的理论应对模式,逻辑上无懈可击。
ao沉默地看着他,那双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反复扫描着k437的每一个微表情(尽管他几乎没有)、每一次生理参数的微小波动。
她没有现明显的破绽。
数据支持他的说法,他的表现符合一个高性能人造人士兵在遭遇未知威胁时的应变范畴。
但是,一种近乎直觉的、基于庞大数据模型演算出的“异常概率”
,依旧在她核心程序中闪烁着微光。
k437的“恢复”
太快,太“完美”
了,仿佛某种内在的紊乱被强行纳入了新的、未知的秩序。
“你的‘接收器’灵敏度,在任务后似乎有轻微提升。”
ao换了一个角度,“对基地外围魔法能量背景噪音的过滤效率,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七。”
k437心中凛然。
ao的监控细致到了令人指的程度。
这细微的变化,源于他正在尝试运用“月影之种”
给予的秘法,更主动地去感知而非一味屏蔽魔法能量。
他无法完全停止这种练习,这是他理解自身变化、获取力量的唯一途径。
“持续暴露于高浓度魔法环境,可能导致感知系统的适应性调整。
此变化在可控范围内,并未影响任务执行效率。”
他再次引用环境适应性的概念来搪塞。
ao没有再追问。
她关闭了数据面板。
“观察期结束。
你的单位将于十二小时后恢复常规巡逻任务。
你的异常数据样本已归档,列为长期观察项目。”
她转身离开医疗区,白色的身影消失在自动门后。
k437知道,暂时的危机过去了,但监视的网已经收紧。
他不再只是一个士兵,更是一个被标记的“样本”
。
十二小时后,k437回归h11的小队。
巡逻任务照旧,基地的建设也在以惊人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