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村口的老槐树洒下斑驳光影,张凡带着亚瑟一家三口沿着乡间小路回到农家乐。
一推开院门,他就朝着飘出饭菜香的厨房大声喊道:
“大哥,今天加几个硬菜,有贵客来啦!”
正在灶台前颠勺的大哥张彦闻声探出头,看到门口的外国友人,立刻笑着应道:
“放心吧,早就料到有客人,特意去海边刚捞的新鲜石斑鱼和基围虾,保证让客人尝尝咱们张家村最地道的海鲜味儿!”
张彦手脚麻利,没过多久,一桌子热气腾腾的农家菜就陆续端上了八仙桌:
红烧石斑鱼色泽红亮诱人,酱汁紧紧裹着蒜瓣状的鱼肉,轻轻一抿就鲜掉眉毛;
白灼基围虾个个饱满紧实,蘸上蒜蓉小米辣调成的酱汁,鲜味儿直钻鼻腔;
清炒时蔬翠绿爽口,蛤蜊豆腐汤奶白浓郁,还有一盘金黄酥脆的炸海蛎子,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亚瑟看着桌上的菜肴,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伸出小手想去够。
依琳连忙轻轻按住他的手,用德语小声提醒他要礼貌。
梅高先生则拿起筷子,好奇地夹起一块鱼肉尝了尝,立刻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太美味了!
这鱼的口感比我们在德国吃的海鲜新鲜多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从渔村的日常聊到德国的风土人情,气氛温馨又热闹。
刚放下碗筷,院门外就传来一阵清脆的嬉闹声,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
张小爱扎着羊角辫,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瓶,带着四五个孩子跑了进来,看到坐在院子里的亚瑟,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快步跑到他面前:
“亚瑟,快出来玩!
天黑了萤火虫都出来了,我们要去抓萤火虫装在瓶子里!”
其他孩子也跟着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邀请亚瑟。
张凡笑着摸了摸亚瑟的头,对他说:“去吧,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注意别跑太远,天黑路滑小心摔着。”
亚瑟兴奋地点点头,拉着小爱的手就往外跑,依琳站在门口,望着儿子和小伙伴们追逐远去的背影,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眼里还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亚瑟这么主动地融入集体。
接下来几天,依琳带着亚瑟正式留在了张家村。
梅高先生在第三天上午收拾好行李,张凡开车送他到机场。
临走前,梅高先生反复拉着依琳的手叮嘱:
“照顾好自己和亚瑟,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忙完公司的事就尽快过来。”
又紧紧握着张凡的手,语气诚恳地说:“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把亚瑟交给你我很放心。”
张凡笑着摆手:“别客气,都是朋友,您放心回去忙工作。”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依琳就会拉着亚瑟在村子里转悠。
他们会站在海边的礁石上,看渔民们驾着渔船迎着朝阳出海捕鱼,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会走到民宿建设工地旁,看工人们热火朝天地搭建脚手架,感受村子蓬勃展的活力。
但没有小伙伴陪着的时候,亚瑟还是显得有些自闭,偶尔会烦躁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眉头紧锁,更多时候则是抱着那个装着星空菠萝鱼的鱼缸静静呆,眼神里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疏离。
可只要下午学校放学铃声一响,情况就立刻截然不同——一帮“熊孩子”
会像约定好了似的,准时跑到依琳住的地方门口,叽叽喳喳地喊着亚瑟的名字,拉着他玩各种游戏。
有时是在村子的巷子里捉迷藏,亚瑟躲在柴房后面,紧张地捂住嘴巴不让自己笑出声;
有时是在晒谷场上跳房子,亚瑟跟着小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