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对了,”
陈叔赞许道,“海鲜讲究一个‘活’字,自己动手撬的海蛎,比市场上现成的鲜多了。”
村长大伯听着,得意地说:“我们这靠海就是这点好,想吃啥海货,早起去码头等着,保证新鲜。”
陈叔端起酒杯,和村长大伯碰了一下:“老张,你这个儿子不错,以后这农家乐肯定能火。”
村长大伯笑得合不拢嘴:“还得靠你们多指点,特别是张彦这手艺,有你们点拨,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张彦被夸得脸通红,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陈老爷子看在眼里,笑着说:“别不好意思,手艺好就得夸。
不过也不能骄傲,你这火候掌控还得练,就拿这清炒海菜来说,再快十秒出锅,颜色能更绿,口感也更脆。”
张彦连忙点头:“嗯,我记下来了,下次一定注意。”
张凡在一旁打趣道:“哥,你可得好好记着,这可是特级厨师的秘方,一般人想听都听不到。”
众人又笑了起来,张彦也跟着笑,拘谨劲儿彻底没了。
海风越来越凉,张凡妈进屋拿了几条薄毯子出来,给众人披上。
饭桌上的菜渐渐少了,话题却越来越多,从海鲜的做法聊到赶海的趣事,从村里的变化聊到城里的新鲜事,笑声此起彼伏,飘向夜色渐浓的海边。
这时,张凡放下筷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看向陈叔,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陈叔,我有个不情之请。
您看我哥这手艺,有底子又有悟性,今天经您一点拨,进步就这么大。
您要是不嫌弃,就收他当个徒弟呗?我哥肯定能好好学,绝不给您丢脸。”
这话一出,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张彦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张凡。
这时候突然想起来张凡说要找个国厨给自己当老师,自己都没当回事。
随即张彦飞快地看向陈叔,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村长大伯也没想到张凡会突然提这事,刚要开口说点什么,就被陈叔抬手制止了。
陈叔看着张彦,脸上带着思索的神情。
他其实心里也挺认可张彦的,这小伙子不仅踏实肯干,悟性还高,一点就透,是块学做菜的好料子。
再加上张凡这面子也不能不给,毕竟这小子一直挺对他胃口。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没说话,但眼神里的犹豫渐渐少了。
陈老爷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放下拐杖,清了清嗓子,对陈叔说:“我看这事儿行。
张彦这孩子不错,实在又有悟性,是个好苗子。
你带带他,既能让他的手艺更上一层楼,也能把咱们鲁菜的一些门道和渔家菜结合结合,说不定能创出点新东西来。”
陈叔听了陈老爷子的话,心里最后一点犹豫也没了。
他看向张彦,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既然老爷子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推辞了。
张彦,你愿意跟着我学吗?”
村长大伯激动得眼眶都有点红了,拉着陈老爷子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陈叔!
谢谢陈叔!
我这儿子能有您这么个师傅,是他的福气啊!”
陆琪也笑着对张彦说:“张彦哥,恭喜你啊,以后就是特级厨师的徒弟了,可得好好学。”
突然陈叔站起身,环视众人,语气郑重:“实不相瞒,我近年精力渐衰,本打算不再收徒。
但张彦这孩子的悟性和实诚,确实打动了我。
今天当着老爷子和各位的面,我就破个例——张彦,我愿收你为徒,而且你将是我最后一个弟子,也就是关门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