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既呆板又不具体,没有想的更多。
这回听先生这么一讲,再一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一二三四的多直观易懂啊,只是不懂他为什么会有些惆怅。
葛自澹接着说道:“有关时间的差别,就是你在我们国家用我们的时间来衡量和那国江门町的本地时间,就现了偏差,而这表当初我是调教好的,所以在国内的时候,通常不需要再调。
只如果你找本地人对时间,你就会现,你想要日出日落和你在国内的时间差不多的话,你就得把时间往前调,因为按照才刚讲的经纬说,他们的经度比我们更接近东方。
当然了,我们之间的经度差别并不大,这就不会产生日期上的变化,之所以会有我们的六月二十五也是他们的七月二十一,这中间的差别主要是纪年方式上的不同,我们国内通常使用农历,再辅以国号纪年。
和那国人原本的习惯和我们差不多的,是用他们本国的年号纪年,只是这些年,西洋的纪年方式传入以后,同样是因为简单、易记、好懂,接受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早期有些所谓的信徒向人们兜售外,后来随着交流日深,又受一些习惯影响,随着自上而下地推广和认同,人们越来越多的接受了他的说法,在和那国内不少大城市盛行起来。
农历和年号纪年眼见着马上就要丢到故纸堆里了,或许农历不会那么快的消亡,但年号多半会随着时代向前被人们摒弃而消失。
你看现在国内对称帝的事忌讳的很,即使大权独揽,也不会要一个皇帝的名头来招摇,但那也是马上就可以预见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一章认识地球(第22页)
“前面那说的是时间,当然也不止这么多,只是先说到这里。
至于说和那国的教育、文化传承和习俗等等这些,也是一样的,你必须得先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好说,只看表面的话,就过于肤浅了。
先说字,这个前几天和你说过了一些,他们早先是从学我们开始的,对一些事物他从未听闻过时,可能他就直接借用了,或者有,但自己没有形成表达方式的,同样也直接借用了。
另外他们自己独有的文化习惯又无法很好的用我们的语言表达时,他们又创造了一些自己的文字出来,现如今也给保留下来,这样糅杂在一起用,能完整的表达出具体的语义,就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说,家庭成员称呼这些,他早就有了,但他没有形成自己的表现方式,所以就用我们习惯的父亲、伯父、叔父、兄长、弟弟、姐姐、妹妹等等这些,但音就明显不同了,还沿用他们自己一贯的称呼,但意思是一样的。
至于另外那些他们的独有之物,用我们的话不好表述时,他们就使用自己的东西来定义,在定义读音和意思。
就像离高语现在的习惯一样,他自己来定义自己的音和意,脱离国语语系的影响,以彰显自己文化的特性,不过并不彻底,因为他根治在我们的语言之中。
另外和那国也是讲究书法这些的,你从它的草书和楷书中来看,同样还是能看出端倪来,然而假名一去,那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或就能用西洋的东西再来代替这些,总也不过是邯郸学步罢了。
这东西无可非议,但过于刻意的话,那自卑感就昭然若揭了。
每个人的眼中,对那东西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大一统,有人喜欢各具特性,有人喜欢随大流,有人喜欢绝世而独立,花红柳绿,各花入各眼罢了。
这说的是文字,至于说到制服和初教的事,就是和那国政府的雄心了。”
“政府的雄心?”
这话听得亨亚日摸不着头脑。
“和那国政府用在屡次对外战争中,战争胜利后战败国的赔款主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