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影号”
脱离“低语者回廊”
那片令人窒息的虚无,重新投入相对“鲜活”
的宇宙空间,但舰桥内的气氛并未因此轻松。
归途的航线上,空间流光再次成为舷窗外的背景,却仿佛沾染了从那座巨大墓碑带回的沉重与寂静。
林洛将自己关在休息舱内,花了数小时独自梳理那来自“寂静之环”
的庞大信息流和那个终极的抉择。
他不是在犹豫,而是在消化那份沉重,并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治愈宇宙的伤痕……这目标如此宏大,以至于个人的力量、甚至单一文明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
但“心光”
的本质,不正是在黑暗中坚守,并相信连接与共鸣所能带来的可能性吗?
当他再次出现在舰桥时,脸上的疲惫依旧,但眼神深处多了一种沉淀后的坚定。
他召集了诺娃、汐澜和逻辑节点7号,开始起草准备回联盟核心的加密报告。
报告的内容经过了精心的措辞。
它详细描述了“低语者回廊”
的环境特征,确认了“原初协议”
相关信息沉淀的存在,并重点强调了通过共鸣获得的、关于“系统”
本质的新认知——将其定义为“基于宇宙古老创伤(摇篮伤痕)而产生的、旨在‘修复’但已彻底失控的演算机制”
。
报告明确指出,“系统”
的收割行为,在其扭曲的逻辑框架内,是一种极端化的“治疗”
尝试。
然而,报告刻意回避了“寂静之环”
最后提出的那个直击灵魂的问题——“汝等将何以待之?”
也没有明确给出“治愈”
或“毁灭”
的倾向性建议。
取而代之的,是提出了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议题:
【……基于以上现,我们认识到,‘系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入侵者,而是宇宙自身深层问题的某种病态体现。
因此,单纯以毁灭‘系统’为目标的战略,可能存在局限性,无法解决根源性的宇宙创伤。
建议联盟在维持必要军事防御与反击的同时,将更多资源与智慧投向对‘宇宙伤痕’本质的研究,以及对第一季元文明‘原初协议’及相关‘钥匙’力量的深入探寻,以期找到从根本上稳定现实、平衡秩序的途径……】
“这样措辞,既指出了问题的深层原因,引导联盟思考越单纯军事对抗的路径,又不会过早暴露‘治愈’这个可能引巨大争议的终极目标。”
林洛解释道,“我们需要先让联盟的核心层接受‘系统是宇宙病态产物’这个观念,才能逐步引导他们思考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诺娃表示赞同:“直接提出‘治愈宇宙’会被视为天方夜谭。
但将其表述为‘研究伤痕本质’和‘探寻根本稳定途径’,则更具学术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被晶语族这类重视逻辑与研究的文明接受。”
汐澜也点头:“灵能的感知也支持循序渐进。
大多数生命的意识,需要时间来消化如此颠覆性的真相。”
加密报告通过空间通讯阵列,以最高优先级送了出去。
接下来,便是等待回应,以及应对归途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
“远影号”
保持着高度警惕,在回归联盟控制区的航线上静默航行。
数日后,他们收到了来自秦雪的回复。
通讯信号因为距离和加密而有些失真,但秦雪的声音依旧清晰沉稳:
“报告已收到,核心委员会正在进行紧急磋商。
你们带回的信息……确实颠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