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箭”
舰队的身影最终消失在空间的涟漪之中,带着“心火”
文明一半的锋芒与无尽的期盼,驶向了那片被“播种者”
阴影笼罩的遥远战场。
留下的,是以“心火号”
为核心的留守舰队,以及那份更加沉重、不容有失的守望职责。
“心火号”
并未因精锐的离开而显得空旷,反而更加忙碌。
李静雅领导的工程团队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大型“共鸣信标”
网络的最终建设中。
一座又一座规模宏大的信标被精准地投放到伤痕周边的关键节点,如同在破碎的画卷边缘钉下稳固的图钉。
能量导管如同钢铁的神经网络,将这些信标与“心火号”
主体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日益庞大的稳定力场。
林洛坐镇于主信标的控制核心,他的存在本身就如同整个网络的灵魂。
与伤痕的深度绑定,让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座信标的运行状态,以及整个伤痕区域的“健康状况”
。
在信标网络的辅助下,他稳定伤痕所消耗的个人心力确实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轻松。
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如同一位技艺高的琴师,同时拨动着数十根琴弦,确保它们奏出和谐稳定的乐章,任何一丝的失衡都可能引连锁反应。
在秦雪离开后,日常的军事指挥和行政协调重任更多地落在了汐澜、诺娃以及各部门主管身上。
汐澜凭借其敏锐的灵能感知,负责监控舰内人员情绪和可能存在的内部隐患,尤其是在“烬火”
风波后,她更加警惕任何可能死灰复燃的偏激思潮。
诺娃则与璃·辉光紧密合作,一方面继续解读从伤痕中获得的信息碎片,试图拼凑出“系统”
与“原初伤痕”
之间更深层的联系;另一方面,则通过“彼岸”
网络,与盟友保持频繁沟通,协调对“断箭”
舰队的远程支援和信息共享。
璃·辉光成为了留守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理性之脑”
。
她不受情绪干扰,以其绝对冷静的逻辑分析着来自各方的数据,优化着信标网络的能量分配,模拟着可能遭遇的各种攻击sario(情境),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她甚至开始尝试利用晶语族的规则技术,对伤痕周边不稳定的空间结构进行微调,试图创造出一层更有利于防御的“规则缓冲带”
。
日子在高度紧张而又井然有序中流逝。
每一天,来自“断箭”
舰队的定期状态报告(通过特殊加密的中继站传回)是所有留守人员最期盼的消息。
报告显示,舰队航行顺利,预计将在数个标准日后抵达“播种者”
星域外围。
而“逐影”
编队则持续传回关于“播种者”
建设进度的最新影像和数据——那些星云级的建筑正在以惊人的度成型,如同生长在星空中的、冰冷的金属癌变组织。
与此同时,林洛在与伤痕的深度共鸣中,也有了新的现。
在信标网络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的区域,那些被“心光”
力量持续滋养的破碎现实,开始呈现出一些极其微妙但令人振奋的变化。
一些原本只是被动稳定的碎片,其内部开始自地产生极其微弱的、与“心光”
同频的秩序波动,仿佛拥有了初步的“自我修复”
倾向。
他甚至捕捉到了一些更加清晰的、来自“摇篮”
古老记忆的片段——关于一种被称为“原初之绿”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