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毅号”
的试探性攻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预期。
蜂拥而至的“吞噬者”
虽然没能追上全撤退的“坚毅号”
,但它们展现出的协同性与反应度,让“探路者”
小队的所有成员都心头一凛。
这片星尘环带,不仅仅是被动的障碍,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具有高度攻击性的活性防御系统。
两艘执行渗透任务的侦察舰,凭借强化隐匿力场和“坚毅号”
创造的短暂混乱,成功穿透了环带的外围,抵近了那颗被折磨的行星“凯拉”
的轨道。
传回的画面更加触目惊心:星球表面大片区域被灰色的金属菌毯覆盖,原本的城市轮廓已被分解得面目全非,只有少数高耸的建筑残骸如同墓碑般矗立。
零星的抵抗火力主要来自几个疑似地下掩体入口的区域,但每一次开火,都会立刻引来大量“吞噬者”
的俯冲攻击,如同被捅的马蜂窝。
“生命信号确认,集中在三个主要区域,信号强度微弱,估计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侦察舰指挥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未检测到大规模能量反应,抵抗力量应该缺乏重武器。”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的、经过加密的通用语信号,突然被侦察舰的灵敏接收器捕捉到。
信号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的干扰噪音:
“……这里是‘凯拉’地心避难所……第七区……我们还能坚持……但它们正在挖掘……重复,吞噬者正在向深层挖掘……我们需要……援助……或者……至少将我们的数据库……送出去……”
信号到此戛然而止,似乎射源受到了干扰或破坏。
“定位信号源!”
秦雪立刻下令。
“信号来源已锁定,位于最大生命信号区域的地下,深度约一点五公里。
该区域地表有异常密集的‘吞噬者’活动迹象!”
情况很明确了。
这个“凯拉”
文明尚未被完全灭绝,但残余的幸存者被困在地下,而“吞噬者”
正在系统性地瓦解他们的最后庇护所。
救援的窗口期可能极其短暂。
林洛的投影眉头紧锁。
直接派遣登陆部队下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庞大的舰队行动会立刻引来整个环带蜂群的围攻。
但坐视不理,任由这些最后的幸存者和他们可能携带的、关于“吞噬者”
乃至“寂灭之环”
的情报被彻底抹去,同样是无法接受的。
“诺娃学者,”
林洛联系了在“心火号”
远程提供支持的诺娃,“关于‘吞噬者’,除了基础行为模式,你的数据里是否有关于它们通讯、指挥结构,或者能量敏感性的更详细记录?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暂时瘫痪或引开那片区域蜂群的方法。”
诺娃的影像很快出现,她面前悬浮着复杂的古老数据流:“我正在交叉比对。
‘吞噬者’作为被扭曲的工业造物,其内部协调很可能依赖于某种基于‘虚无’意志的底层网络信号,或者……它们对特定的能量频率有聚集或排斥反应。
星尘共同体曾记录过一种案例,某个前代文明利用高强度的、特定波段的引力波,成功干扰了类似造物的协同性。”
她快操作着,将一组复杂的数据模型送过来:“这是基于我所知数据构建的‘吞噬者’群体行为模拟模型。
根据‘坚毅号’刚才的测试数据反馈,模型正在进行自我修正。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声东击西’的策略。”
诺娃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