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小时的倒计时,在高度紧张的准备中飞快流逝。
“雷鹰三号”
的引擎维修和装甲补强在工程团队不眠不休的努力下提前完成。
它不仅恢复了最佳状态,李静雅还带领机械团队根据陈筱雨提供的“漩涡之眼”
环境数据,对它的维生系统、能量护盾和传感器进行了临时强化,以更好地应对那片空域的极端环境。
远征小队的人员也迅确定:
·林洛(远程投影核心):总指挥与决策者。
·李静雅:席飞行员(只有她的技术和生命能量感知能驾驭那条危险路径)、潜在沟通者。
·艾斯特拉:守望者科技顾问与解密者。
·陈筱雨:实时技术支援、电子对抗与路径监控(留守基地,通过光通讯链路提供支持)。
·秦雪:战术指挥与安全保障(带领一支精锐的陆战队小组)。
·“芽”
:能量感应与最终指引。
此外,小队还包括了数名最精锐的陆战队员和一名专攻极端环境医学的医生。
在“雷鹰三号”
即将启程时,林洛的远程投影核心被小心翼翼地转移并安装到飞船的主控计算机旁,一个特制的、带有缓冲力和独立能源的基座上。
这将确保他在跳跃和剧烈机动时保持稳定连接。
“基地就交给你了,苏婉清。”
林洛(通过基地主控室的麦克风)对负责留守的苏婉清说道。
“放心,只要我在,基地就在。”
苏婉清郑重点头,“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保持通讯畅通,筱雨,我们全靠你了。”
林洛又对技术官嘱咐。
“收到!
我会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你们的系统里!”
陈筱雨比了个ok的手势,眼神专注地盯着她面前无数的数据流。
舱门缓缓关闭。
“雷鹰三号”
滑出机库,悬浮在k-基地上空片刻,仿佛一头蓄势待的猎鹰,随即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光芒,瞬间加,撕裂长空,跃入了维度跳跃通道。
这一次的跳跃,感觉格外漫长和颠簸。
仿佛穿行在一条极不稳定的管道中,四周是扭曲的光怪陆离的色彩和令人不安的低频嗡鸣。
即使是经过强化的“雷鹰三号”
,舰体也不时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我们正在穿越一片极度扭曲的空间结构区,稳住!”
李静雅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船,额头渗出汗珠,她的双手在控制台上舞出了残影,依靠着本能和罗盘曾指示的那条安全路径的数据,艰难地维持着航向。
终于,在一次剧烈的震颤后,飞船猛地从跳跃状态脱离出来。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里没有熟悉的星空。
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能量涡流如同一个缓慢旋转的宇宙之眼,占据了整个视野,望不到边际。
涡流中不时迸出足以撕裂小型行星的闪电和能量吐息。
周围的空间是破碎的,漂浮着巨大的、不规则的空间碎片和扭曲的光线,常规的物理法则在这里似乎都变得不再可靠。
强大的引力潮汐拉扯着飞船,仿佛有无数只无形的手试图将它拽入那绚烂而致命的漩涡深处。
这里就是“漩涡之眼”
!
一个宇宙的险恶疮疤。
“能量护盾强度下降度比预期快15!”
一名队员报告。
“传感器受到强烈干扰,有效探测范围大幅缩减!”
另一人喊道。
“导航信号极其微弱,只能勉强识别出预定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