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艾斯特拉这个“人形自走维修百科”
加入,“诺亚”
平台的修复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她不像“管理员”
那样追求绝对的系统最优解,而是秉持着“能用、好用、顶用”
的原则,往往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棘手问题。
“能源核心输出不稳定?简单!
从‘孤舰’带来的那台老柴油电机呢?别笑!
给它加个能量转换接口,虽然效率低点,但胜在皮实可靠,当个辅助稳压器绰绰有余!”
“3号推进器阵列校准偏差?肯定是基座应力变形了。
用高强度碳纤维束从外部强行拉紧固定,再灌注快凝固金属胶!
虽然丑了点,但比拆开重装快十倍!”
“生态农场产量低?光照和营养液配比没问题?那就是缺乏自然授粉和微生物多样性!
从我飞船的生态缸里挖点泥过去!
保证活力十足!”
她的方法时常让科班出身的陈筱雨瞠目结舌,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那些从“孤舰”
带来的、看似过时的五花八门物资,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修复“诺亚”
的重要拼图。
她甚至还利用收集到的战场残骸和部分库存稀有金属,为“诺亚”
关键部位加装了一层简易的附加装甲,虽然看起来像是打满了补丁,但实际防护能力提升显着。
在两位技术天才(风格迥异)的合作下,“诺亚”
的能源系统率先恢复稳定,生命维持系统达到甚至过了最佳状态,结构完整性稳步提升,部分武器系统也开始重新上线。
平台的整体状况以肉眼可见的度好转。
与此同时,对从星门残骸下载数据的解析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陈筱雨负责算法和解码,艾斯特拉则凭借其对古老技术的直觉和“野路子”
经验,提供破解思路。
过程极其艰难,数据损坏率过9o,且加密方式前所未见。
但在不懈努力下,一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渐被拼接出来:
【文明代号:守望者(the91atchers)】【科技侧重:宏观空间折叠宇宙常数稳定信息熵减技术】【警示:“终焉之涡(theterae1stro)”
活动周期缩短……法则侵蚀加剧……】【设施日志:哨站st-734(即那星门)监测到“涡流”
异常波动……尝试送预警……遭遇未知攻击……记录中断……】【关联条目:提及其他“守望者”
设施,如“方尖碑(obe1isk)”
、“摇篮(crad1e)”
,位置信息加密(部分星图碎片已恢复)】
这些信息令人震撼。
“守望者”
文明,显然远比“星尘自治联盟”
和“方舟计划”
更加古老和先进。
他们似乎一直在监控着某个名为“终焉之涡”
的宇宙级灾难现象,而“亥伯龙之怒”
级太阳风暴,可能只是这个更大灾难的某种前兆或组成部分?星门哨站是被未知力量攻击才损毁的?
然而,在解析过程中,林洛(他的精神力随着伤势好转逐渐恢复)凭借与“方舟核心”
加深的连接,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协调——艾斯特拉似乎对“终焉之涡”
和“法则侵蚀”
这类宏大概念并不太感兴趣,反而总是在数据流中刻意搜索着某些特定的技术蓝图或设施结构图,尤其是关于能量核心和“钥匙”
相关的信息。
每当接近这类信息时,她都会操作得格外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