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色光芒,再次毫无怜悯地洒满大地,透过飞艇破损的舷窗,在舱室内投下道道斑驳的光柱。
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在光线下清晰可见,混合着昨夜残留的血腥与恶臭,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第一班刚结束时,林洛和秦雪几乎冻僵,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疲惫沉重地压在每个人身上。
但阳光(如果那还能称之为阳光的话)的到来,至少驱散了黑夜带来的最深沉的恐惧。
苏婉清坚持先为所有人做了初步检查。
“没有明显的大面积辐射灼伤,可能是我们在室内且时间较短。”
但她眉头紧锁,“但长期低剂量辐射的影响无法预估,必须尽快找到屏蔽措施。
另外,静雅的伤口我已经清洗消毒,希望不会感染那些……东西带来的未知病原体。”
她给李静雅注射了从物资里找到的广谱抗生素。
简单的早餐是压缩饼干和瓶装水,味同嚼蜡,但提供了必要的热量。
之后,幸存下来的五个人开始默默清理一片狼藉的舱室。
破碎的玻璃和杂物被扫到一边,溅射的污秽被用珍贵的清水勉强擦拭。
每一声拖拽的声响,每一次水流的声音,都提醒着他们资源的极度匮乏和处境的艰难。
清理完毕,真正的挑战摆在面前。
李静雅带着林洛,开始系统性地评估飞艇的损伤。
“主结构还算坚固,老天爷保佑当年的工程师没偷工减料。”
她敲打着龙骨,“但蒙皮破损比预想的严重,一共二十七处大小破口,其中舷窗破裂五处,尾部蒙皮撕裂一处最大的,将近半米长。
这些破口不仅导致热量流失、辐射泄漏,更是防御上的致命弱点。”
“能修吗?”
林洛看着那巨大的撕裂口,心里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静雅叹了口气,“需要材料。
金属补片、铆钉、密封胶、工具……飞艇里找到的这点边角料远远不够。”
她指了指从角落里翻出来的一些废旧铝板和一小桶早已凝固的密封胶。
“我们可以先用东西堵上!”
陈筱雨提议道,“那些变异狗的尸体……或者芦苇、泥土?”
秦雪立刻否定:“不行,有机物会腐烂,而且无法有效屏蔽辐射。
我们需要惰性材料。
飞艇内部有没有绝缘层?防火隔板?或者其他能拆下来临时应急的东西?”
一句话点醒了李静雅。
“有!
货舱隔板!
有些是石棉和金属复合板的,虽然老旧,但应该能用!”
说干就干。
众人立刻在李静雅的指挥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卸飞艇内部一些非承重区域的隔板。
过程很费力,工具也不顺手,但总算拆下了几块大小不一的板材。
然后就是艰难的修补工作。
李静雅负责测量和切割,林洛和秦雪负责固定(用能找到的螺丝、铁丝甚至强行弯折金属边缘卡住),陈筱雨则尝试用加热器烘烤那桶凝固的密封胶,看能否软化使用。
苏婉清负责传递工具和照明。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
当最后一块,也是最大的那块尾部撕裂口被用扭曲的隔板勉强覆盖住,并用烘烤后略微变软的密封胶粗略地涂抹了一遍缝隙后,所有人都累得几乎直不起腰。
飞艇内部变得更加丑陋,布满补丁,但确实感觉密闭了许多,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皮肤刺痒的“漏风感”
减弱了。
“只能做到这样了。”
李静雅抹了把汗,脸上黑一道白一道,“勉强能看,但经不起任何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