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撤离“艾瑟尔之环”
的过程,比进入时更加漫长而煎熬。
并非遭遇了物理上的阻碍,而是一种无形的、心理上的重压。
每一秒,船员们都仿佛能感觉到那来自星系核心方向的、冰冷的“注视”
,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舰船内部的灯光似乎都因这沉重的气氛而显得有些黯淡。
林洛的投影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洞察号”
的实验室,与艾莉西亚、诺娃以及远程连线的李静雅、秦雪等人,反复研讨着带回的数据和那个关于“终末归档者”
的可怕假设。
“如果诺娃学者的推论成立,”
秦雪的影像在通讯屏幕上,眉头紧锁,“那么我们之前的所有战斗,无论是针对‘收割者’还是‘寂灭之环’,都只是在对抗这个庞大系统的‘外围防御’或‘清理工具’。
我们甚至没有触及其真正的核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李静雅的声音传来,带着工程师特有的务实,“我们验证了‘心光’力量的有效性,无论是leve12的净化脉冲对‘收割者’的干扰,还是leve13的共振干扰对‘寂灭之环’的打断,都证明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即便敌人是某种‘宇宙规则’的体现,‘心光’所代表的‘可能性’与‘意志’,依然是其无法完全‘归档’的存在。”
艾莉西亚补充道:“而且,我们获得了‘守墓人’节点的技术签名和警报脉冲特征。
这就像我们拿到了一把锁的钥匙模具。
虽然现在还无法打开锁,但至少我们知道该打造什么样的钥匙了。
我们可以尝试开针对性的探测和反制手段。”
诺娃则沉浸在星尘共同体的古老数据库中,寻找着任何可能与“终末归档者”
相关的蛛丝马迹。
“星尘共同体当年很可能也触及到了这个层面的真相,所以才将其标记为‘最高禁忌’。
我们需要更多的前代文明遗迹数据,或许能找到这个‘归档系统’的弱点,或者……它为何存在的线索。”
林洛聆听着所有人的意见,缓缓开口:“敌人的强大和本质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
但这并不改变我们的使命,反而使其更加清晰和紧迫。”
他目光扫过众人,“‘心火’的意义,就在于证明生命和文明并非‘错误数据’,我们拥有的情感、创造力、牺牲精神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宇宙中最珍贵的、不可‘归档’的奇迹。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生存,更是要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让这片星空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而非趋于死寂的平衡。”
他的话语驱散了一些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是的,抗争的意义,不在于一定能战胜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而在于坚持自身存在的价值。
“返回‘心火号’后,优先级如下:”
林洛下达指令,“第一,全面升级舰队侦测系统,整合对‘守墓人’签名和‘熵寂过滤器’启动特征的识别能力。
第二,加‘意志能量研究部门’的工作,重点研针对信息层面攻击的防御和反击手段(可暂命名为leve125‘信息稳固协议’)。
第三,通过‘彼岸’网络,有限度地共享关于‘静默枯萎’的警告和部分非核心数据,提升同盟的警惕性。
第四,寻找并探索更多前代文明遗迹,尤其是与星尘共同体或类似考古文明相关的线索。”
漫长的归途,在紧张的研讨和规划中度过。
当“洞察号”
及其护航舰只终于脱离“艾瑟尔之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