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察号”
及其护航舰只如同融入阴影的猎手,将引擎输出降至维持基本维生的最低水平,所有主动传感器关闭,仅依靠被动接收装置和汐澜的灵能感知着外界的动静。
舰内气氛紧绷,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
那个由“守墓人”
节点出的、指向星系核心的短暂警报脉冲,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每个人的心头。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逝。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预期的追击或毁灭性打击并未立刻到来。
星云内部依旧维持着那种令人不适的“静默枯萎”
状态,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
“没有检测到任何异常空间波动或能量聚集。”
传感器官压低声音报告,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灵能层面……也没有感知到明显的恶意锁定或大规模意志苏醒。”
汐澜缓缓吐出一口气,但眉头依然紧锁,“但是……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比之前更清晰了。
非常……遥远,非常……冰冷,就像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
诺娃利用这段潜伏时间,疯狂地比对分析着刚刚捕获的“守墓人”
技术签名和警报脉冲的频率特征。
突然,她猛地抬起头,紫罗兰色的眼眸中充满了震惊与一种“果然如此”
的沉重。
“警报脉冲的频率……我找到了更高阶的匹配!”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它不仅与‘信息剥离’技术和‘寂灭之环’的底层频率相关,其加密结构和信息编码方式……与星尘共同体数据库中,标记为‘最高禁忌’的‘终末归档者’档案,存在高度相似性!”
“终末归档者?”
林洛重复着这个充满不祥意味的名字。
“那是星尘共同体在彻底失落前,提出的一个终极假设!”
诺娃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我们认为,‘虚无’并非无序的毁灭,它可能存在着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秩序’和‘目的’。
‘终末归档者’就是这个假设中的执行者——它们并非单纯的毁灭文明,而是将文明的一切信息、历史、可能性,视为某种……需要被‘整理’、‘归类’并最终‘封存’的‘错误数据’或‘冗余进程’。”
她指着屏幕上解析出的脉冲结构:“这种警报,不像是求援或召唤打击,更像是一种……‘系统日志上报’!
向某个更高级别的‘信息管理中心’报告:‘检测到未授权访问尝试,坐标已记录,归档进程未受影响’。”
诺娃的推论让整个舰桥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如果她是对的,那么他们面对的敌人,其恐怖程度将再次升级。
这不是为了掠夺或毁灭而战的敌人,而是为了某种冰冷的、无法理解的“宇宙秩序”
,系统性地“删除”
不符合其规则的存在。
暴力对抗在这种存在面前,可能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熵寂过滤器’、‘守墓人’、甚至‘寂灭之环’……可能都只是这个‘终末归档’系统在不同层面的工具?”
艾莉西亚感到一阵头皮麻。
“很有可能。”
诺娃沉重地点头,“‘收割者’和‘吞噬者’更像是低级的清理程序,负责处理明显的‘bug’(活跃抵抗的文明),而这种‘静默格式化’,则是更高级的、针对已判定为‘冗余’或‘错误’的文明,进行的无声‘数据擦除’。”
这个认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们仿佛不是在对抗恶意的敌人,而是在对抗整个宇宙运行法则中冰冷无情的一部分。
“
